-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信破赵之战 司马迁 一、教学目的 1.较系统了解《史记》及其著作者司马迁的概况; 2.熟悉韩信破赵的战例,体验其灵活运用兵法的作战艺术; 3.了解古籍中用字和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基本知识 。 二、《史记》简介 1.集先秦、汉初之大成的历史著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面记叙了上古至汉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社会发展状况。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三、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其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1.学经游历时期。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2.郎中时期。30岁时为郎中,多次随驾西巡,曾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南,安抚巴蜀少数民族,设置五郡。 四、解题 本文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东南)人,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初投项羽,因不受重用,后归刘邦,拜为大将,楚汉战争中,他率军攻魏,克代,破赵,收燕,灭楚,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了显赫的战功。 五、讲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叙述了战前态势,韩信乘胜远袭赵国,兵少粮缺;赵成安君拘泥兵法,弃用良策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记叙韩信破赵过程及战术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 韩信收广武君,战后评议 师事之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背水阵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非得素抚循士大夫也 显示了韩信根据具体情况活用兵法灵活用 兵的高超作战艺术。 六、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戏(戯),通“麾” 能,通“乃” 罢(罷),通“疲” 祥,通“佯” 乡(鄉),通“向” * * 2.创立了新的史书编纂体例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记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各史例目异同”条) 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概括记叙各时期历史大事。 世家:分述“辅拂(弼)股肱”之臣及重要历史人物事迹。 列传: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 表: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关于天文、历法 、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 3.强烈的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司马迁虽然身为史官,但他的秉笔和前后史官都不一样,他不是完全站在官方的立场来写官方之史,不是奉君命而修一代国史。 “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汉书》) 4.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⑴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⑵叙事简明生动,系统清晰,生动活泼,文笔绚烂,尤其是富有戏剧性场景的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⑶语言朴素简炼、通俗流畅,既疏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历来被奉为中国“古文”的最高成就。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 ——鲁迅 3.太史令时期。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初级数独题目题(后附答案).docx VIP
- 2025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及更新.pptx
- 标准图集-16CK208-装配式室内管道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参考图集.pdf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44张PPT).pptx VIP
- 医药代表试用期转正述职报告.pptx
- 大学宣传部工作计划.pptx VIP
- 智能世界2035报告.docx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地理空白图(政区、分省轮廓、地形铁路空白图.doc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9月联合考试“对雷军三句话的思考:追赶者、同行者、识风者 风起时,走在路上”审题立意及范文-2026年高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