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μm,长度约0.5~5μ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菌落(colony):单个(或聚集在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3.芽孢:是指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于细胞内部形成的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抗逆性休眠体。
4.PHB:聚-β-羟丁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
5.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
6.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7.蓝细菌(Cyanoobacteria):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8.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9.蕈菌:又称伞菌,也是一个通俗名称,通常是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
10.粘细菌:又名子实粘细菌,是一类具有最复杂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史的原核微生物。
11.能量寄生微生物:因衣原体需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但有一定的代谢活性,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因此又将衣原体称为“能量寄生型生物。
12.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13.鞭毛:某些细菌长在体表的长丝状、波曲状的附属物,称为鞭毛,其数目一至十根,具运动功能。
14.伴孢晶体:在芽孢旁伴生的菱形碱溶性的蛋白质晶体。
15.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的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16.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存在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主要成分为多糖。
17.菌毛:菌毛又称纤毛、繖毛等。是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的附属物,数量较多,结构简单,常见于 G-菌。
18.假根:是根霉属(Rhizopus)真菌的匍匐枝与基质接触分化形成的根状菌丝,起着固定和吸收营养的作用。
19.子实体:是由真菌的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缠结而成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孢结构。
20.吸器:是某些寄生性真菌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寄主细胞内形成指状球状、或丛枝状结构,用以吸收寄主中的养料。
21.同宗结合:同一性状菌丝体上的两条菌丝融合后能形成子实体的现象。
异宗结合:来源于不同性状菌丝体上的两条菌丝融合后能形成子实体的现象。
22.间体mesosome:是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囊状结构,一般位于细胞分裂部位或其邻近。
23.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霉状体、菌质体。是最小的G-菌,无细胞壁,细胞柔软、形态不规则。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
24.衣原体chlamydia:衣原体是一类在脊椎动物细胞中专性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25.噬菌斑:当寄主细胞被噬菌体感染后细胞裂解,在菌苔上出现的一些无色透明空斑(负菌落)。
26.病毒:一类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27.温和噬菌体: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上,并可长期随寄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能够完成增殖周期,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28.溶源菌: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29.溶源转变:是指原噬菌体引起的溶源性细菌除免疫性以外的其他的表型的改变。
30.类病毒:类病毒是一个裸露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它能感染寄主并在其中进行自我复制使寄主产生病症。
31.拟病毒:又称为类类病毒,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病毒粒子中的小的环状RNA分子。
32.朊病毒prion:是一类能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
33.溶源性: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溶源菌,溶源菌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如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免疫性、复愈等称为溶源性。
34.包涵体:病毒侵入寄主后与寄主细胞蛋白形成的一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颗粒体。
35.溶源菌复愈:在溶源菌细菌群体增殖时,部分细胞丧失细胞内的噬菌体,成为非溶源性细菌。
36.溶源菌免疫性:溶源菌对已感染的噬菌体以外的其它噬菌体具抵制能力。
37.生长曲线:将少量微生物细胞接种至恒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测定含菌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对数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38.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