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之喜,文学之殇
——莫言获奖作文1
2012年12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盛典上,中国作家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人,全国上下无不为之欣喜若狂。而莫言先生在获奖后表示得到此奖感到“惊喜而惶恐”。但是我想广大的人民群众心中只有“喜”,却并未感到震惊。而莫言先生感到“惊”是因为没想到自己会获奖,但为什么感到“惊”,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其实大多数人不感到“惊”,只感到“喜”也是有原因的。华夏文化自炎黄时期已经经历了五千年风风雨雨的洗礼,经历了悠久岁月的沉淀,对世界文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并不感到“惊”。那为什么感到“喜”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此次莫言先生获奖代表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融入中国,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因此,广大国人为此喜上心头。我想着不尽是国家之喜、国人之喜,更是世界之喜,文学之喜。
那么又为什么说是文学之殇呢?华夏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从神农氏发明文字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从贞观之治到清军入关,华夏文化饱经沧桑,伴随国家起起落落,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如此伟大的文明却从未获得世界的认可,从未让外国人为之倾倒是多么可悲啊。就拿诺贝尔文学奖来说,在诺贝尔文学奖诞生的几百年来,从未有中国人获得此奖项。回顾历史,鲁迅先生、老舍先生都与此奖擦肩而过,对于一个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幸存的国家的文化来说,这是一件遗憾的事。1927年9月17日,鲁迅收到北京自己的学生台静农的信件,信里面提到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上海的时候听说鲁迅的名字,想请刘半农帮助,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是鲁迅先生在回信中直截了当地表示拒绝提名,原因是国家处于危难,个人荣辱得失在国家面前不值一提。后来,老舍先生也获得提名,但却不幸逝世。就这样中国人两次无缘此奖。不过中国的文学成就远远不止这些,未能获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中国文化之美有两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就是语言美和文字美。中国文化语言美的一大特征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美妙动听,能用简短的几个字塑造出丰富的意象。因为中国近代腐败衰落,导致众多文学奖项的评论者都是黄头发、绿眼睛的欧美人,所以参加评比的文章打偶要被翻译成英文,导致语言美荡然无存,使文章大打折扣。文字美也是一大特色,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王羲之、顾恺之等著名书法家,世界上只有中国的文字有如此高的文学价值,能够作为艺术品欣赏。但是自从电脑被发明,文字美也不复存在。因为这众多因素导致中国文学一直没有走向世界,我想这才是莫言先生“惊”的真正原因。
我想莫言先生的获奖仅仅是中国文化被世界认知的一个开始,我也希望这样的“文学之殇”今后不再出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