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硫酸中毒事故案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起硫酸中毒事故案例 实例1 上海某皮革化工厂主要生产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生产的化学反应: 水(33l)+硫酸(200l)+丙烯腈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酰胺+甲醇丙烯酸甲酯,经蒸发、精馏,成为丙烯酸甲酯精品。 1989年12月23日,该厂聘请5名大学教师进行丙烯酸甲酯试生产,生产现场约10名职工在旁观看。当丙烯腈加至六分之一时,反应锅发生了冲料,大量气雾喷出,10名职工有明显呼吸道刺激症状和皮肤、眼晴刺激症状,医院诊断为硫酸雾吸入和化学性眼灼伤。 事故发生原因:试生产工艺不规范,水温和硫酸浓度超过反应要求,造成硫酸雾外喷,职工缺乏防护和现场抢救知识,车间安全通道不畅。 实例2 1997年10月6日上午8时30分,上海某化工公司粘胶保全工高某在粘胶酸站例行巡检时,酸站挡车工张某向他反映旋流器(用于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的浓硫酸管道坏了,使一部分浓硫酸流入酸槽与墙之间一宽0.65米、长3米的夹弄内,加之原有积水,地上有约4cm厚的积液。高某与组内人员商量后,径自走向夹弄查看。上午9时许,检修工刘某发现高某光着上身,摇摇晃晃走过来,刘某即到保健站汇报情况,等保健站医生赶到,见高某仰面躺在离夹弄口20米左右的污水沟内,双手撑地但无力坐起,面部左下侧及胸前、四肢处有些发白。保健医生当即将他拉出,用清水冲洗后立即送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缺乏安全教育,危险作业时无现场人员监护。 硫酸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两个方面。硫酸对人体的长期影响表现为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症等。长期接触高浓度硫酸雾的工人,可发生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硬变,出现胸痛、胸闷、气喘等症状。 发生二氧化硫和硫酸雾的生产过程应加以密闭,通风排气,加强设备检修,重视容器安全落实运输装卸作业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文档评论(0)

金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