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汇报提纲一、智慧城市现状汇报二、总体规划思路介绍三、分项规划方案介绍四、项目实施运营规划五、智慧城市实践汇报提纲一、智慧城市现状汇报(一)智慧城市的起源(二)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状况(三)国家政策(四)智慧城市时代背景(五)巴南区智慧城市现状分析(一)智慧城市的起源IBM: “智慧地球”和“智慧的城市” 2008年底,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智慧地球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 2009年底,IBM公司公布了IBM“智慧的城市”的概念及其软件解决方案。(二)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状况 斯德哥尔摩塔林欧盟“2020战略” 首尔U-City纽约洛杉矶北京IBM “ 智慧地球 ”东京U-Japan香港新加坡“iN2015”全球有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智慧城市”。纽约、洛杉矶、新加坡“iN2015”、日本U-Japan、韩国的首尔、松岛新市镇等城市U-city以及斯德哥尔摩、阿姆斯特丹等城市都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三)国家政策(1)2012年4月19日,工程院确定5个智慧城市试点2013年1月29日,住建部确定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90个(重庆四个区: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永川区、江北区)2013年10月8日,科技部、标准委20个智慧城市试点2013年10月9日,工信部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68个(重庆)2013年10月31日,民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等5部委下发《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智慧社区)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2014年6月12日,发改委、编办、工信部、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社部、卫计委、审计署、食药监局、标准委等12部委信息惠民试点城市80个(重庆)2014年8月22日,住建部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专项试点申报2014年8月27日,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出台密集 重庆各区重点发展 (三)国家政策(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新型城市建设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休闲设施公共设施绿色智慧人文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三)国家政策(3)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务实推进。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市场为主,协同创新。可管可控,确保安全。主要目标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切实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力度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着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设完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四)智慧城市建设背景、必要性(四)智慧城市成熟等级(四)智慧城市发展阶段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时代无线城市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互联网时代利用一种或多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建成覆盖整个城市或其主要区域的无线宽带信息网络系统,从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服务数字城市铺网络、建系统,重视硬件投入,信息化应用条线推进,单点建设典型应用:电子政务、数字城管、平安城市…(四)数字化、信息化不等于智慧(四)建设“超系统”使城市更智慧“超系统”是基于各业务/领域的纵向系统建设,推进横向整合与协同,并开展应用创新的方法论,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方式。单业务/领域进一步智能化遭遇瓶颈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不同的业务/领域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技术与单业务/领域的融合逐步深化,但是从城市视角来看“有智无慧”以城市为视角、面向领域的整合与协同成为业界共识领域间深度融合流程数据相互贯通以人为本的融合服务发展程度开放平台公众参与政、企、民协同 面向领域的整合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渠道的整合融合创新开放创新整合创新时间(四)建设“超系统”使城市更高效第三方数据/应用“超系统”:智慧城市运行与管理系统在横向领域整合的基础上开展业务创新服务/使用对象:政府/公众/企业纵向领域1市政设施纵向领域2环卫纵向领域3执法纵向领域N……业务系统A业务系统A业务系统A业务系统A业务系统B业务系统B业务系统B业务系统B……………………业务系统N业务系统N业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