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解决发动机预装作业效率低下-实施发动机预装工序整合攻关--李怀强.ppt

解决发动机预装作业效率低下-实施发动机预装工序整合攻关--李怀强.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吨位事业部 装配QC小组 小组简介 团队 单位 大吨位事业部 小组类型 公关型 注册号 QC407 小组名称 装配QC小组 活动特性 长期性 注册日期 09年03月 序号 姓名 性别 岗位 TOM培训 (小时) 角色但当 1 李怀强 男 装配钳工 100 组织协调 2 李孝林 男 技术员 100 攻关及方案设计 3 王宁 男 装配钳工 50 作业实施 4 贾贤齐 男 装配钳工 50 作业实施及改善 5 邵长胜 男 装配钳工 100 数据写实 技术顾问: 高锡麟、张国宝、张唯劼 一、选题理由 发动机预装工序,由于员工的作业内容的调整,导致工序作业效率无法达到流水线节拍需求,时常影响线体生产,需要进行攻关和改善。 二、现状调查 结论:发动机预装工序相对于线体产能相对过剩,且目前产能未达到极限产能,不应该产生生产瓶颈。 16 线体实际需求产能 18 产能相对过剩 工序概况:1、附件组装,需要一人配合;2、人员配置3人;3、发动机合装;4、一人实验兼工序配合。 两人配合组装动力总成。 两人配合组装齿轮泵。 A B C 三人配合组装齿轮泵。 1/工序单台车配合转场行走距离约为45米每2台; 2、呼叫人员行走距离约为45米/2台 [2台/批]; 3、每日人员转场最短距离=90*7=630米/天 2015年4月生产实绩统计 4月1日 4月2日 4月3日 4月7日 4月8日 4月9日 4月10日 4月14日 4月15日 4月16日 4月21日 4月22日 4月23日 4月27日 4月28日 13 13 13 13 13 13 9 13 13 13 13 13 13 13 6 二、现状调查 结论:生产基本均衡,产量并未超越工序配置产能。 最大值 异动 理论时间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2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150 实际用时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28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220 理论节拍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实际节拍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1.1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0.8 36.7 2015年4月生产实绩统计 时间 4月1日 4月2日 4月3日 4月7日 4月8日 4月9日 4月10日 4月14日 4月15日 4月16日 4月21日 4月22日 4月23日 4月27日 4月28日 日产量 13 13 13 13 13 13 9 13 13 13 13 13 13 13 6 最小值 最小值 最小值 异动 异动 结论:每日75分钟的超额时间;单台节拍超5.8分钟。 2015年4月份现场异常统计与分析 结论:发动机预装工序在缺件、人员、技术质量等方面均未出现明显异常,说明主要问题出于内因。 结论:每台13台的纯工作用时仅为255.2分钟,与全天整体用时约368分钟有着113分钟的差距,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为等待【配合】及行走时间过长所致导致。 5月4日-9日作业跟踪记录【13台/天】  时间 5月4日 5月5日 5月6日 5月7日 5月8日 5月9日 均值 纯作业时间 292 272 259 237 216 255 255.2 行走时间 35 42 22 35 29 38 33.5 等待时间 73 88 75 66 75 65 73.7 异常时间 6 9 0 8 5 11 6.5 完工用时 406 411 356 346 325 369 368.8 影响线体时间 17 12 0 22 9 16 12.7 三、目标设定 降低配合等待时间,稳定工序节拍,确保生产节拍单班产能产能16台/天。 现状 目标值 0 2 4 6 8 10 Y X 单位:台/天 12 14 13 16 四、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重新审核标准作业,试车理论生产节拍为3台/天.人,应该完全能够满足事业部的生产需要。 结论:员工的配置产能完全满足需求, 主要问题点:1、员工转场距离远;2、配合等工现象严重平均73分钟/天。 员工转场距离远,配合等工 法 人 机 安装附件物料规格多 无发动机驱动装置 五、原因分析 责任心不强,工作松懈 料 配合作业牵涉人员过多 环 作业场地分散 员工作业缺少自律 后果:随意性过大,影响节拍稳定 要因二 要因一 转移场地工作量大 5个末端因素 员工信息交流不及时 同步作业、配合撞车 物料异常 要因三 要因三 六.要因确认 员工转场距离远,配合等工。 发动机预装工序生产节拍不稳定、生产周期过长 场地分散,员工间信息交流不及时 员工的作业组合设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