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跨河水准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EOM A T ICS S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GEOM A T ICS S PA T IAL IN FO RM A T ION TECHNOLO GY 第 32卷 第 4期 2009年 8月 Vo l. 32, No. 4 A ug. , 2009 精密跨河水准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 刘忠林 1 , 薛维刚 2 ( 1. 黑龙江第一测绘工程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 , 新疆 昌吉 831100 ) 摘 要 :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与通常情况有较大区别 ,且精度不易把握 ,本文综合介绍跨河水准测量的基本方法 及数据处理 。 关键词 :跨河水准 ;测距三角高程 ;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 : P224.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672 - 5867 ( 2009 ) 04 - 0204 - 03 Prec ise M ethod of R iver - crossing L eveling and Da ta Processing L IU Zhong - lin1 , XU E W e i - gang2 ( 1. The F ir st En g in eer in g In st itu te of He ilon g j ian g Burea u of Survey in g an d M a pp in g, Ha rb in 150086, C h ina; 2. The F ir st Survey in g an d M a pp in g In st itu te of X in j ian g Uygur A u ton om ou s Reg ion, C han g j i 831100, C h ina ) A b stra c t: The m e thod of rive r - c ro ssing leve ling is m uch d iffe ren t w ith the gene ra l leve ling m e thod and the accu racy is d ifficu lt to reach. Th is p ap e r in troduce s the ba sic m e thod and da ta p roce ssing of rive r - c ro ssing leve ling. Key word s: rive r - c ro ssing leve ling; trigonom e tric leve ling; da ta p roce ssing 度与外界温度趋于一致 。两岸间转移测站时 , 应保持视 轴位置不变 。尤其在使用水准仪时 , 要确保调焦透镜和 平行玻璃板测微器的位置不变 。 2) 2 台仪器作对向观测 ,要确保同步进行 ,尤其是两 岸间跨河视线的观测 ,应使用话机或其他约定信号联络 , 做到同时开始和同时结束 。一方提前完成规定读数次数 后 ,仍应急需进行 , 直至对方完成为止 , 再均匀舍去多余 观测结果 。 3 ) 跨河水准观测数量以测回为单位 。 1 台仪器在一 岸读定同岸标尺 (近标尺 )和对岸标尺 (远标尺 )的观测构 成半测回 ,两岸完成构成 1 个单测回 。 2 台水准仪作对向 观测 ,每完 成 一 岸 的 观 测 须 迁 移 到 对 岸 再 作 对 向 观 测 。 两岸仪器同时对测的 2测回 ,构成 1 个双测回 。由于仪器 的 i角不能在单向观测值中消除 ,测回以同一仪器的上 、 下半测回的观测组成 。这样在测回间的比较中只剩折光 差的影响 。使用经纬仪观测时 , i角影响能在单向观测值 中消除 。 2 套经纬仪对向观测时 ,以同步观测的两岸各半 测回组成 1 测回 ,测回间的比较中只剩下折光差的残余影 响 ,对观测的组织安排也有利 ,可以连续地在一个岸上进 行多组 、多测 回 跨 河 水 准 观 测 , 充 分 利 用 有 利 的 观 测 时 间 ,也不作组成双测回的要求 。 每半测回中对近标尺只读 2 次 ,对远标尺的观测则按 视线长度读数若干次 ,以提高观测精度 。每读数 4 ~5 次 0 引 言 通常在进行水准测量时 , 以其短视线和前后视线等 距以及时空对称的测量方式 , 来排除或者削弱以折光差 为主的多项干扰 , 得到较高精度的观测结果 。但是在需 要通过一些障碍物如江河 、湖塘 、宽沟 、洼地山谷等时 ,其 视线长度比一般情况长得多 , 并且前后视距不能保持相 等 ,在观测过程中也不能保持时空对称 ,由于这样的观测 条件使得各种干扰项的误差很大 , 严重影响精密水准观 测结果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