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水调歌头.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 写作背景:作于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守军将领,文天祥严正拒绝,并写此诗明志。 首联 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主要两件大事: 1、熟读经书,由朝廷科举选拔入仕做官(起一经) 2、国家危亡,抗元斗争四年(干戈-借代、四周星) 颔联 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山河破碎) 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身世浮沉) 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 危苦。 比喻-风飘絮、雨打萍 颈联 尾联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 决心 。 总结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斗争的艰辛经 历,在被俘的情势下,表现了忧 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 决心和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苏轼 :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人,唐宋散文八的家之一。 苏辙:北宋文学家,字子由,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写作背景 :(小序)作者遭贬谪,在山东密州 任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其弟已7年不见, 这年中秋,对月饮酒,心情惆怅,怀念亲人。 上片: 中秋写月,问句起笔。是对宇宙和人生 的疑惑,也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产生乘风归去的念 头。但又眷恋人间,不忍离去,显露对 人间生活的热爱。 人间—天上—人间(出世、入世情怀) 下片: 1、写月色的移动、月下的不眠之人。 2、“不应”两句,这一发问,抒发怀人之情,似对月有怨,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3、心中郁结,转为心胸开阔达观。 4、最后,乐观旷达的安慰,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总结 词作是咏中秋的名作。 上片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 徊、矛盾;下片对月怀人,体现 了作者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写作背景: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 1329年,作者到陕西上任途中, 经潼关触动路过之人的怀古之情。 潼关,在陕西东部,位于古都长 安、洛阳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 之地。 分三层: 1、写潼关的雄伟气势。(前三句) 聚: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视觉) 怒: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听觉)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暗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2、写经过潼关时的所见所想。(中间四句) 西都:长安 经行处:路过 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踌躇、伤心) 历经几朝的古都,过去的繁荣昌盛如今眼 前只剩下一片荒凉。 这是由盛转衰的真实写照,令人伤心。 虽未提战争,但可见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 烈图景。 3、抒发感慨。(最后两句) 作者感慨:一个朝代兴起,必大兴土 木,修建豪华宫殿,给人民带来巨大 灾难 ;一个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 的也是人民。 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做的概括和评 判,难能可贵。 总结: 这首小令写在作者就任途中路过 潼关时,凭吊潼关古迹,在历史 兴亡中,感慨无论怎样改朝换代, 带给百姓的总是痛苦。表现了作者 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 我们学过《陋室铭》《秋词》 写作背景:诗人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席上白居易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禹锡作此诗回赠答谢。 解题: 酬:以诗相答。 乐天:白居易,字乐天。 扬州:地点。 首联 回应白诗,对自己被贬谪、遭弃 置的遭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 懑不平。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颔联 用典故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 已逝,只有无尽怀念之情,人事 全非,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典故:向秀、王质 颈联 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 沉,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自己身世之感, 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后人意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 前发展。 尾联 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 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 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总结: 此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 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 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 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 壁 杜牧 杜牧:晚唐诗人,字牧之,号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解题:赤壁,在今湖北,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处。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 从一件沉埋在沙中的折戟写起, 经磨洗辨认发现是“前朝”—三国 赤壁之战时的遗物,点出此地曾 有过的历史风云。 后两句 反说其事,赤壁之战中若不是东 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 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了。 历史可能重写,二乔的命运形象 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总结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借题发挥,前两 句写兴由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