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中国犯罪学简史和犯罪现象的概念和内容 一、我国古代犯罪学思想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民以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者。民之轻死也,以其上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按照中国哲学史发展的正常进程,在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背景下很难产生主要是属于实证学科的科学犯罪学。 二、20世纪中期以前的我国犯罪学 19世纪末,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犯罪学被引入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出版了第一批西方犯罪学译著。如,1922年刘麟生翻译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郎伯罗梭式犯罪学》);1936年许楼庭翻译了菲利的《实证派犯罪学》。 随后,在我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犯罪学研究活跃期。这表现在20年代到30年代末,国统区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犯罪学课程。诸多学者出版了犯罪学教材,如,1923年许鹏飞的《犯罪学大纲》,1932年李剑华的《犯罪学》,严景耀1934年在芝加哥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的《中国的犯罪问题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这一时期我国一些学者还对中国社会的犯罪问题做了较为扎实的实证研究。 三、新中国犯罪学的成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大陆的犯罪学研究出现了长达30余年的停滞。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思想获得解放,科学包括刑事法律科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新中国犯罪学也迎来了诞生的历史性机遇。 犯罪学复兴的现实背景:新中国犯罪学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研究青少年犯罪开始起步的;在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犯罪心理学研究又先行了一步。 1、70年代末80年代初,青少年犯罪率70%以上。 2、青少年犯罪(juvenile delinquency),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青年”(18—25)和“少年”(14—18)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3、1979年8月党中央转发了中宣部等8个单位《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1981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团中央、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检在青岛联合召开了全国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科学规划会议。青少年犯罪学得到发展。 1982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青少年犯罪学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基础上,以一般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犯罪学学科也在我国逐渐形成。 1992年4月,中国犯罪学会成立,第一任会长是康树华教授,现任会长是王牧教授。 中国犯罪学会成立,表明犯罪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其独立的学科地位已经为学术界所共认。 目前,我国犯罪学已经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并且正处于发展之中。但是,我国犯罪学的形成和发展之路并不十分顺畅,甚至可以说她一直在规范法学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和发展。 四、新中国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及规律 第一、1949 年—1954 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 (一)1949 年—1954 年是新中国的起步时期,当时最突出的犯罪是残余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所进行的极为猖獗的政治破坏活动。 (二)除此之外,旧社会遗留的流氓、盗匪、妓女等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很突出。 (三)这一时期的犯罪现象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从犯罪类型上看,主要是以政治性的杀人、爆炸、宣传煽动等案件。 2.从犯罪主体上看,基本上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残余的反动势力和作为这些反动势力社会基 础的人,人民内部犯罪的比例很小。 3.从犯罪年龄看,以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约占75%。 第二、1955 年—1958 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 (一)由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政府对社会进行控制管 理的严密有效程度达到了高峰。因此,从1955 年开始,刑事案件逐渐减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二)这一时期的犯罪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刑事犯罪现象得到有效预防,社会转型时期的混乱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2.犯罪现象虽然有起伏波动,但呈总体较低水平的波动。 第三、1959 年—1961 年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 (一)1959 年—1961 年由于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产生剧烈的社会振荡,突出表现就是犯罪 现象增多。 (二)这一时期的犯罪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犯罪案件的数量与当时的经济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2.从犯罪类型看,多数为贫困和饥饿所驱使的侵犯财产犯罪,特别是盗窃、抢劫和诈骗犯罪最为突出。 3.从犯罪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旧社会的阶级敌人、反动分子和敌对势力作案的相对减少, 而新生的犯罪分子和人民内部的蜕化变质分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涉农专业班级建设方案(班主任能力比赛).pdf VIP
- 人教(2019)A版最新教材高中数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pdf VIP
- colorgate v8快速操作手册中文.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_246:2008.pdf VIP
- 2024年信息科技中考考试题库及答案3.pdf VIP
- 《土木工程施工48课时》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Unit 3 My week第2课时 Story time(教学课件)英语译林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新教材).ppt
- 01企税 答案 V3.8企业所得税年度(A类)网上申报教学版案例01-20211008.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