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物理I复习笔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半一复习笔记 By 潇然 2018.1.12 1.1平衡PN结的定性分析 1. pn结定义:在一块完整的半导体晶片(Si、Ge、GaAs等)上,用适当的掺杂工艺使其一边形成n型半导体,另一边形成p型半导体,则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附近就形成了pn结 2. 缓变结:杂质浓度从p区到n区是逐渐变化的,通常称为缓变结 3. 内建电场:空间电荷区中的这些电荷产生了从n区指向p区,即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的电场 4. 耗尽层:在无外电场或外激发因素时,pn结处于动态平衡,没有电流通过,内部电场E为恒定值,这时空间电荷区内没有载流子,故称为耗尽层 1.2 平衡PN结的定量分析 1. 平衡PN结载流子浓度分布 2. 耗尽区近似:一般室温条件,对于绝大多部分势垒区,载流子浓度比起N区和P区的多数载流子浓度小的多,好像已经耗尽了,此时可忽略势垒区的载流子,空间电荷密度就等于电离杂质浓度,即为耗尽区近似。所以空间电荷区也称为耗尽区。在耗尽区两侧,载流子浓度维持原来浓度不变。 1.4 理想PN结的伏安特性(直流) 1. 理想PN结:符合以下假设条件的pn结称为理想pn结 (1) 小注入条件—注入的少数载流子浓度比平衡多数载流子浓度小得多;Δnn0, Δpp0, (2) 突变耗尽层条件—外加电压和接触电势差都降落在耗尽层上,耗尽层中的电荷是由电离施主和电离受主的电荷组成,耗尽层外的半导体是电中性的。 (3) 通过耗尽层的电子和空穴电流为常量,不考虑耗尽层中载流子的产生及复合作用; (4) 玻耳兹曼边界条件—在耗尽层两端,载流子分布满足玻耳兹曼统计分布。 2. 理想pn结模型的电流电压方程式(肖特来方程式): 1.5 产生-复合电流 1. 反偏PN结的产生电流 2. 正偏PN结的复合电流 1.6 理想PN结交流小信号特性 1. 扩散电阻 2. 扩散电容 1.7 势垒电容 在考虑正偏时耗尽层近似不适用的情况下,大致认为正偏时势垒电容为零偏时的四倍,即 1.8 扩散电容 定义:正偏PN结内由于少子存储效应而形成的电容 1.9 PN结的瞬态 1.10 PN结击穿 1. 雪崩击穿 (1) 定义:在反向偏压下,流过pn结的反向电流,主要是由p区扩散到势垒区中的电子电流和由n区扩散到势垒区中的空穴电流所组成。当反向偏压很大时,势垒区中的电场很强,在势垒区内的电子和空穴受到强电场的漂移作角,具有很大的动能,它们与势垒区内的晶格原子发生碰撞时,能把价键上的电子碰撞出来,成为导电电子,同时产生一个空穴。 (2) 击穿电压 ,与NB成反比,意味着掺杂越重,越容易击穿; (3) 临界电场 (4) 特点 (5) 提高雪崩击穿电压的方法 2. 齐纳击穿 (1) 定义:隧道击穿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由隧道效应,使大量电子从价带穿过禁带而进入到导带所引起的一种击穿现象。 (2) 特点 (3) 注意事项(帮助理解) 隧道击穿时要求一定的NVA 值,它既可以是N小VA大;也可以是N大VA 小。 前者即杂质浓度较低时,必须加大的反向偏压才能发生隧道击穿。但是在杂质浓度较低,反向偏压大时,势垒宽度增大,隧道长度会变长,不利于隧道击穿,但是却有利于雪崩倍增效应,所以在一般杂质浓度下,雪崩击穿机构是主要的。 而后者即杂质浓度高时,反向偏压不高的情况下就能发生隧道击穿,由于势垒区宽度小,不利于雪崩倍增效应,所以在重掺杂的情况下,隧道击穿机构变为主要的。 附:二极管模型与模型参数 2.1 BJT直流特性-定性分析 2.2 BJT直流特性-定量分析 1. 基础关系 ① In(X1)=In(X2),In(X3)=In(X4),耗尽区不考虑复合; ② IE=In(X2)+Ip(X1),即发射极电流等于E→B电子的扩散电流与B→E空穴的扩散电流之和;此处可推导γ0 ③ In(X2)=In(X3)+IvB,即E→B电子的扩散电流,等于进入C的电子的漂移电流与在B区因电子复合产生的复合电流之和;此处可推导αT0 2. 发射结的发射效率γ0 对于NPN型晶体管,γ0定义为注入基区的电子电流与发射极总电流之比,即有 (定义) 代入Ip(X1)(B区空穴注入E区扩散电流)以及In(X2)(E区电子注入B区电子电流),得下式 3. 基区输运系数αT0 对于NPN晶体管,定义为到达集电结边界X3的电子电流In(X3)与注入基区的电子电流In(X2)之比,即有 (定义) 代入复合电流与E→B电子的扩散电流,再利用扩散系数与扩散长度的关系消去寿命τ 2.3 非均匀基区晶体管的直流电放大系数 1. 形成过程:以NPN晶体管为例,在B区内,人为令靠近E区的部分掺杂浓度高,靠近C区的部分掺杂浓度低→产生浓度差,多子空穴从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