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中日关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中日关系 形势与政策系列专题之 高度敏感 极端容易情绪化 主要内容 中日关系的轨迹 日本的战略取向 影响中日关系的美国因素 中日关系新态势 中国对日战略和政策 * 一、中日关系的轨迹 (一)组列:1840、1853、1868、1894 (二)组列:1931和1945 (三)组列:1964、1971和1972 (四)组列:1978、1979和1992 (五)组列:1996、1998、小泉时期 (六)组列:后小泉时代 * 二、日本的战略取向 (一)吉田茂路线 (二)政治大国化的轨迹 三、影响中日关系的美国因素 美国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1945 1947 1951、1960美日同盟旧 新约 1969 1989、1992、 1997新指针 防御型转向进攻型 四 中日关系新态势 中日力量对比逆转。 “五五体制”瓦解,现实主义政策趋势。 中日矛盾焦点: 从历史认知到战略利益。 中日矛盾 焦点 战略利益 历史认知 * 推荐 《多元交织的二战史观》 《NHK中日历史问题1945-2006》 历史认知 * 中国主张“大陆架”原则 日本主张“中间线”原则 最左面一条粉红色的线,就是站 在日本角度所画的200海里EEZ边 界线; 深蓝色的线则是站在中国 以及台湾立场上画出的200海里 EEZ边界线;既然是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那就从中取平,得到了 红色的线。( EEZ经济专属区)   这就是日本主张的划分中日两国EEZ的“中间线”方案. 东海问题 2008年6月中日东海共同开发试验区 共同开发是一种“过渡性”安排 春晓油气田是合作开发,而非共同开发 东海问题 钓鱼诸岛 风紧云急? 应然 VS 实然 钓鱼岛问题由来 甲午海战日本1895年1月占领钓鱼岛秘密划归冲绳县管辖,事后决议并未向世界宣告。 1895年5月《马关条约》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让与日本。 日本完成了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占领。 中国领土 美国“托管”海域 1953年美国琉球民政府于1953年12月发布“琉球列岛地理界线”布告,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入其中。实际管辖扩大到钓鱼岛 1971年美国将钓鱼岛“归还”日本 美国承认“移交的仅是行政权而非主权” 钓鱼岛问题——美国因素 美国 重返亚太 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国务卿希拉里等《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美军最先进的V-22鱼鹰飞机飞抵冲绳的普天间美军空军基地。 中日老一代政治家 共同决定: 搁置起来,发展共同性 但病灶没解除,爆发的可能性 保守疗法:药物维持 动手术 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中日间不存在领土问题。 ——日本首相 桥本龙太郎 1996.10.1. 中国“保钓运动” 单打日本,做实争议。 中国对日斗争的组合拳: 钓鱼岛攻防战:海监、渔政、海军。 舆论战:日本窃取、美国私授。 贸易战(隐性):旅游、汽车、家电 政治战:停止交流,降温两国关系。 法律战:标定钓鱼岛领海基线。 人民战争:人自为战、各自为战。 结果:中日贸易下降了一度下降14% 中国应对 维稳优先到维权维稳均衡 台湾问题 日台湾的殖民统治半个世纪1895-1945 日与台蒋介石当局建立所谓“外交关系”1952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对台湾的政策1972 冷战结束后日台关系趋于升温 1994年徐立德事件;李登辉访问日本 2005年美日新安保宣言将台海视为两国“共同战略目标”,标志日本对台湾问题由战略模糊转向清晰。 2007年除名。 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 思考题 1、如何看待日本“正常国家”战略取向? 2、影响中日关系的美国因素? 3、中日矛盾焦点:历史认知、战略利益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