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关于山东小剧场戏剧发展的思考.doc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关于山东小剧场戏剧发展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关于山东小剧场戏剧发展的思考 ? 关注小剧场戏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关于山东小剧场戏剧发展的思考 山东省话剧院 从198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新时期 中国的首个小剧场戏剧《绝对信号》,到目前全 国各地艺术表演团体和戏剧学院形成了小剧场 戏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小剧场戏剧在 中国作为话剧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逐渐被人 们认可和接受,并成为2O世纪后2O年文艺史的 突出现象.山东是我国的一个文化大省,话剧艺 术在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了弘扬新时期的话剧艺术.培养高素质的话 剧观众群,研究和发展小剧场戏剧是十分必要 的. 一 ,国内外小剧场戏剧的发展 小剧场戏剧产生于欧洲深厚的戏剧艺术土 壤上,它诞生于19世纪8O年代的法国,法国戏剧 家安托万开创了以小剧场进行戏剧演出的先 河.此后,这种演出形式,在欧洲迅速流传开来, 并传及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相对于传统的大剧 场.它在较为狭小的室内上演,只有数百观众观 看,以真实,细腻生动,自然的表演打动观众,上 演剧目大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一扫传统戏 剧内容上的平庸和对现实的矫饰,以对人物内 心世界淋漓尽致的剖析和与普通人现实人生的 紧密结合而赢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由此揭开 了小剧场戏剧的序幕. 小剧场戏剧与中国有着极深的渊源.2O世 纪2O年代,随着宋春舫,陈大悲,欧阳予倩,田汉 等戏剧家对西方戏剧艺术的介绍,研究与实践, 中国已然出现了第一次小剧场戏剧运动.但是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这种戏剧形势并没有成 长起来.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小剧场戏剧才开 4XIJUCONGKAN 始在中国生根发芽.1989年发生了中国戏剧史 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来自全国10个戏剧 团体的13台小剧场戏剧于4月聚集南京.举行了 中国戏剧史上的首次小剧场戏剧节,集中演出 了《绝对信号》,《社会形象》,《火神与秋女》,《屋 里的猫头鹰》等剧目,并展开了对小剧场戏剧美 学特点,现实意义的探讨,掀起了新时期中国小 剧场戏剧运动的高潮.从1993年”中国小剧场戏 剧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始,小剧场戏剧的演 出才逐步多起来.这一年,C4,照》是话剧表演艺 术家李默然的”封箱戏”,写一位老画家的爱情 与艺术生活,《留守女士》写出国潮中的”留守” 女士与男士的情感生活.《思凡》把中国昆曲中 的《思凡?双下山》和外国名着《十日谈》中的两 则故事有机地拼贴在一起,形式上以与传统不 同表现手法的新奇抓住了观众,初步形成了”孟 (京辉)氏戏剧”的风格特点.《情感操练》是由郑 铮的”火狐狸剧社”独立制作的第一个戏.1995 年最引人注意的一件事是”北京人艺小剧场”的 建立.当时.剧院鉴于小剧场戏剧的不断发展, 拆了食堂盖小剧场,为的是给小剧场戏剧创造 一 个固定的演出阵地.一位日本朋友说:”我在 中国这么长时间,常见到把剧场改成饭馆的,还 没见到过把食堂改成剧场的.”6年来,北京人艺 小剧场演出了5O多部戏,约900多场,观众约15 万人,对小剧场戏剧的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9年,孟京辉排出《恋爱的犀牛》,《盗版浮士 德》,获得成功.被称为”先锋派导演”的孟京辉, 自《思凡》以后,他的戏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 《恋爱的犀牛》和《盗版浮士德》不仅获得多数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注小剧场戏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汪,J,劂场域剃? 众的支持,在经济上也获得了很好的效益,连演 40场不衰.2000年的热点是《非常麻将》和《切? 格瓦拉》.《非常麻将》是几个挚爱戏剧的人独立 制作的,以麻将寓示人生,获得了艺术与效益的 双丰收.《切?格瓦拉》的艺术性不高,但激烈的 政治热情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引发 了激烈的争论.20o1年小剧场的网络主题非常 明显.《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一.eom},《翠 花,上酸菜》,3台戏都以”网络”为题材,演出效 果都很好.如果从对生活的开掘深度看,《一. corn}显然比《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翠花,上 酸菜》略胜一筹.而在”20o1年北京大学生戏剧 展演”中,《沃伊采克》深受观众好评.20o2年3 月,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带着《沃伊采克》 去上海演出,”几乎每一次都有热烈的掌声.”特 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届小剧场戏剧节即”98 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上有来自德国,加拿 大,美国,挪威,荷兰,日本,新加坡的众多演出 团体参加,成为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国际小剧场 戏剧节,为中外戏剧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中,新时期中国小 剧场戏剧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 在北京上海等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大城市,以 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和戏剧学院为主体,借助独 立戏剧制作人和业余戏剧爱好者等民间力量, 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百花齐放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