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疗效研究.docVIP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疗效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生物论文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在本院第一胎足月产产妇,产后6~8周门诊复查,进行盆底肌力检测,检查尿失禁和阴道口闭合情况。对Ⅰ类肌纤维肌力小于3级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小于3级者共363例进行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肌纤维肌力受损率及阴道口闭合率。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受损率分别为98.3%(357/363)和1.1%(4/363),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率分别为98.6%(358/363)和1.1%(4/36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Key words] Biofeedback therapy; Class Ⅰ muscle fiber; Class Ⅱ muscle fibe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阴道分娩和年龄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ur dysfunction,PFD)的主要危险因素[1-3]。妊娠、阴道分娩引致的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通常是可复性的。分娩后,盆底大量结缔组织通过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合成的增加进行修复,而这些新生组织并不像原组织坚韧并富有弹性[4],从而导致了盆底组织的重构缺陷。如何更好更快地恢复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是产科母胎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不良的妇女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在本院第一胎足月产产妇,产后6~8周门诊复查,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并检查尿失禁和阴道口闭合情况。对Ⅰ类肌纤维肌力小于3级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小于3级,排除阴道炎及阴道出血产妇,共363例产妇符合条件并全部进行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年龄19~39岁,平均(28.3±3.2)岁。   1.2 盆底肌肌力测定方法   采用法国PHENIXU2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测定盆底肌肉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肌力。盆底肌肌力分级:Ⅰ类肌纤维肌力分为6个级别,即0、Ⅰ、Ⅱ、Ⅲ、Ⅳ和Ⅴ级,当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达到其最大值的40%,持续0 s肌力为0级,持续1 s肌力为Ⅰ级,持续2 s肌力为Ⅱ级,持续3 s肌力为Ⅲ级,持续4 s肌力为Ⅳ级,持续≥5 s肌力为Ⅴ级;Ⅱ类肌纤维为患者以最大力和最快速度收缩和放松阴道,不能达到规定最大收缩力为0级,能达到规定最大收缩力1次为I级,2次为Ⅱ级,3次为Ⅲ级,4次为Ⅳ级,5次为Ⅴ级。肌力评价:肌力0.5 cm以上。   1.4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   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患者的阴道内放置消毒的阴道电极,反馈测量患者盆底肌肉肌电,根据盆底肌电情况为患者设计专用治疗程序。患者根据治疗仪显示屏的图形指示进行盆底肌肉的收缩放松训练,每次30 min;治疗过程中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两种治疗方法同时配合进行。疗程5~8周,每周2次。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2] 张琰,金仙玉.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0(1):65-67.   [3] Memon HU,Handa VL. Vaginal childbirth and pelvic floor disorders[J]. Womens Health(Lond Engl),2013,9(3):265-277.   [4] 王晓光,裴兆辉. 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75-576.   [5] Meyer S,Hohlfeld P,Achtari C,et al. Pelvic floor education after vaginal delivery[J]. Obstet Gynecol,2001,97(5 Pt1):673-677.   [6] Harvey MA. Pelvic floor exercises during and after pregnancy: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ir role in preventing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 J Obstet Gynaecol Can,2003, 25(6):487-498.   [7] Koh CE,Young CJ,Young JM,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

文档评论(0)

159****65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