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 -
?????????????????
采煤工作面
作
业
规
程
采煤工作面名称: ?????????????????
编 制 人: ???
批 准 人: ???
施 工 队: ??????采煤六队
编 制 日 期: 2010年 7 月 8 日
执 行 日 期:2010年7月20日
第一节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山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山下关系表 表一
水平名称
+ 1260m
采区名称
二采区
地面标高/m
+1540~+1408
井下标高(m)
+1260m~+1280m
地面相对位置
地理坐标为:东经:??″~??″
北纬:??″~??″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地面标高距井下起点标高垂高148m对地面设施无大的影响(离建筑物较远、公路)。
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
?????????????????,北块短为采空区,上部有采空的小窑,下部未开拓。
走向长度(m)
56
倾斜长度(m)
12
面积(m2)
672
第二节 地质煤层赋存情况
煤层情况表 表二
煤层厚度(m)
2.8
煤层结构
复杂
煤层倾角
60-80度
开采煤层
9号煤层
煤种
瘦煤
稳定程度
不稳定
煤层情况描述
9号煤层距上部10号煤层为9m,距下部8号煤层为12m。大部分可采。右图中9号煤层为C4煤层。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三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特征
基本顶
砂岩
不稳定
??????的顶底板只有整个煤系的顶底板比较明显,分层煤的顶底板有一定规律,但不是那么明显
直接顶
粉沙质页岩
不稳定
伪顶
页岩、粘土质页岩
不稳定
直接底
页岩、砂质页岩、细砂岩
不稳定
老底
玄武岩
不稳定
第三节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
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矿区内断层不发育,仅在矿区北部边界及矿区西南边界发育有2条断层,分别为F1正断层及F2逆断层。分述如下:
1、F1正断层:据CK5号钻孔资料分析,该断层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82°,断距130米,断层破碎带不宽,裂隙富水性及导水性弱,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
2、F2逆断层:位于矿区西南边缘,走向15 °,倾向北西,倾角60°,北部断距10~20米,向南延伸断距逐渐增大,达140米左右,断层破碎带不宽,且被泥质胶结,裂隙发育性差,距煤系可采煤层较远,富水性及导水性弱,对矿床开采无影响。
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褶曲较为发育,由于褶曲的影响,煤层局部地方发生倒转。断裂构造也较为发育,由于断裂构造的影响,煤层走向发生变化,煤层变厚、变薄、尖灭等现象时有出现,给找煤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工作面回采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一)、涌水量
根据??????近十年来的矿井涌水量资料。矿井涌水量季节变化影响小。
正常涌水量:4.051L/s ;最大涌水量:3.472L/s
(二)、含水层分析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厚0~20米,分布于矿区北东部边缘地势较低及沟谷地带,岩性主要为冲积砂砾石层及粘土。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河流补给,为孔隙潜水,含水性随着季节变化,富水性较强,水质类型较复杂,据原报告资料,水质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钙钠型水,其次为氯—重碳酸镁钙型水及硫酸—重碳酸钠镁型水。
(2)、下三迭统飞仙关组(T1f),本区出露不全,厚度180~320米,大部分被掩盖,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钙质粉砂岩、细砂岩类薄层砂砾岩,地层倾向270—310°,倾角65—75°
(3)、下三迭统卡以头组(T1k)裂隙含水层:出露于矿区西北部,厚度50~70米,岩性为灰黄色、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底部为粗砂岩及砾岩。地层倾向270—310°,倾角65—75°,据泉水观测资料,流量Q为0.0259~0.1升/秒,平均流量Q为0.0423升/秒,据101号钻孔附近停建小窑井排水资料,井深45.0米时,流量为0.271升/秒。井深65米时流量为0.49升/秒。单位流量为0.0086升/秒·米,静止水位19米,水压标高1395.69米,富水性弱,对矿床开采充水有一定影响。
(4)、上二迭统龙潭组(P2l
①生1号坑:最大流量1.133升/秒,最小流量0.018升/秒,平均流量为0.576升/秒,标高1384.05米。
②老4号坑:最大流量0.7030升/秒,最小流量0.1670升/秒,平均流量为0.399升/秒;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
③生4号坑:最大流量0.0791升/秒,最小流量0.0140升/秒,平均流量为0.047升/秒;水质类型为碳酸钠钙型水。
根据??????近十年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