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附图1 北京周口店地区地质图
附图2 北京周口店地区构造纲要图
附图3 北京周口店地区实际材料图
附图4 北京周口店太平山南坡实测地层剖面图
附表1 北京周口店太平山南坡实测剖面数据表
附图5 北京周口店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附件1 图例符号
图版I 彩色图版
第一章绪言
一. 实习区位置、交通情况及自然资源
周口店实习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南约50Km 处,中国地质大学实习基地设在周口店镇内,行政区划属房山区管辖。该区位于太平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邻接处,属北京西山的一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除东南侧一小部分为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为高山区,区内河流多为间歇河,平时水量很少甚至干涸,雨季水量则较大,主要有大石河、周口河、黄山店河等。另有处于太平山、向源山、房山西之间的牛口峪水库,现已经成为工业废水排泄、净化的场所。
实习区内京广铁路的琉璃河站则有工矿支线与周口店相连;另外,京原铁路斜贯实习区域,沿线良各庄、孤山口、十渡各站均有教学观察点公路交通主要有莲花池—张坊,天桥—房山等干线与北京市相通;周口店到各实习场所均有乡村级公路通行,故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1) 实习区基本教学路线和独立实践区集中分布在房山以西、黄山店—孤山口以东的周口店附近,少数区域地参观路线可北沿至门头沟,西至十渡等处。
周口店及其邻区的工矿业以石油化工为主,其次是煤矿。另外,水泥、石灰、大理岩、花岗岩、耐火材料等也很闻名。
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山区有较为丰富的柿子、核桃、苹果等干鲜水果。本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甚高,周口店龙骨山是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的发源地,而云居寺、云水涧、十渡等处则是人文与自然景观游览极佳场所。
二. 周口店地区前人工作概况
包括实习区内的北京西山地区,地质调查及研究工作在我国开展得最早,研究程度高且成果颇丰, 现概述如下:
最早研究北京西山地质的是美国学者庞培勒( F.V.Richthofen,1869-1871 )、德国人李希霍芬(R.Pumpelly,1867)和北京大学的教授梭尔格(F.Sollger,1910-1912)等。他们主要是在地层和岩石方面进行了若干初浅的工作并获得了一些启蒙性的认识。
在1914-1915 年间,我国第一个地质启蒙教育训练班的初创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及实习学生叶良辅、谢家荣、谭锡畴等23 人在此实习。此间及其后他们对北京西山进行地质研究并完成了该区第一幅地质图(1:100000)。
1929 年12 月2 日,裴文中在龙骨山发现了第一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该项成果轰动了全世界。
解放后,周口店及其邻区地质研究随着矿产普查、勘探及地质测量工作的进行而不断深入。需要提
到的是中国科学院曾于1978-1981 年组织了以吴汝康、贾兰坡为首的50 多位专家、学者在周口店及大石河一带进行了“北京猿人遗址”会战,从多种学科、不同角度作了全面、深入研究,发表了《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专辑。另外,吴冲龙、赵温霞、周汉文等用“多S”集成技术逐年完成了黄院、官地、太平山、牛口峪等区段第一代1:10 000 数字化地形图、遥感解译图、实际材料图、全要素彩色地质图、构造纲要图和电子地质报告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地质大学自1954 年在周口店建立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以来,对周口店地区的地质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 本次实习工作简况
(一)实习安排本次实习历时42 天,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 准备阶段(3 天);(2) 路线教学阶段(15 天);(3) 半独立阶段(2 天);
(4) 独立实践阶段(9 天);(5) 编写报告阶段(8 天)。
(二)实习目的、任务和内容
我们基地班在本次教学实习中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具有从事地球科学研究方面的初步实践能力、编写地质研究论文和科研报告以及地质制图的初步能力。通过本次实习,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有: (1) 熟练阅读和使用地形图; (2) 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3) 观察、确定各种基本地质构造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 (4) 掌握野外基本地质制图的若干基本方法; (5) 掌握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6) 独立进行小专题的科学研究。
四. 实习组队情况、带队老师以及实习成果概述
在开始实习以前,我们班按照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了实习分组,全班一共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六位成员,其中至少有一位女生。我们是班上的第四组,小组成员有:曹凯、汤艳、王存智、王连训、钟倩倩和湛龙。能够成为我们组的组长,我感到很荣幸。我们的带班老师主要有赵温霞老师、曾广策老师、张瑞生老师、张夏林老师、徐凯老师等。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小组基本上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已经具备了观察和确定各种地质现象的思维和基本的野外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小组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