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四”科学语境中郭沫若地文学创作.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五四”作家们的生活道路。郭沫若于1924年谈他“来日本的原因”,“最初的 志愿是想把《洁光》写成后便进此地的生理学研究室里埋头做终身的研究”。他 以为这是“最理想的生活”。他说:“我们把纯粹的自然科学的真理作为研究的对 象……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真理的探求,我们与自然科学上必能有所贡献,我们大 汉民族的文明或者能在二十世纪的世界史上要求得几面新鲜的篇页。”@ 可以看到,这种科学的知识结构的建设是郭沫若对科学崇奉的主要原因之 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郭沫若激进的性格。i922年8月, 郭沫若在《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一文中分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冲动性的人,在写诗冲动时像一匹奔马,冲动窒息时又像一只 死了的河豚。他看到了“自己性格的偏颇,意志的薄弱”,便想借助于科学来纠 正和锻炼,“我研究科学正想养成我一种缜密的客观性,使我的意志力渐渐坚强 起来。我研究医学也更想对于人类社会直接尽我~点对于悲苦的人生之爱怜。”④ 在郭沫若心目中,包括医学在内的科学,不仅是疗救悲苦人生的实践性操作工具, 而且也是锻炼自我意志和训练理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由此,科学的思维形式、 思辨力度,科学的某些学科的术语及内容,常渗入他的有关文学论文的内理,或 作为参照的体系、比喻的意象等,出现在他的论证的逻辑进程中。 随着“五四”科学语境的形成,处在这样历史语境中的郭沫若,以他科学知 识结构的建设和激进的性格,加上当时他在日本所学的又是属于自然科学的医学 专业,对科学理所当然地抱着祟奉的心态。 (二)郭沫若科学意识形成的影响 以上论述了郭沫若对科学崇奉的原因,可以看到,科学在郭沫若心中已经成 为一种信仰,一种价值,成为其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 为思想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文学,也就必然地受到其影响和制约。以下从 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对其影响进行剖析。 对于文学的本质,郭沫若从现代科学的时空论视角着眼,得出了一种异于现 有文学理论的独特的结构。他写于1925年的《文学本质》,开篇的文字就是:“科 学的方法告诉我们:我们要研究一种对象总要先把那夹杂不纯的附加物除掉,然 后才能得到它的正确的,或者近于正确的,本来的性质。”基于科学的方法论, 郭沫若认为,当时关于文学本质之争尚属于非纯净的层面,立足于小说、戏剧一 方的,偏重客观,主张摹仿、无我:立足诗歌一方的,偏重主观,主张自我表现、 绝对“自我”。这两种主张的极端对立,只有在“净化”之后,寻得如同化学“纯 粹元素”、生物学“细胞”一样的文学的“原始细胞”才能得到调整。而这“文 学的原始细胞”,它“所包含的是纯粹的情绪的世界”。郭沫若进而指出:“空间 艺术的发生是后于时间艺术的”,诗属于时间艺术,在于它是情绪自身的表现; 而小说、戏剧属于空间艺术,因为它是构成情绪的“素材再现”,增加了认识的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分析及意志的综合等。所以诗先于小说、戏剧,它是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 是有节奏的情绪的世界。”这样,“一切两绝端的主观说和客观说,唯美说和功利 说,都可以沟通,可以统一了。”⑤可以看出,论题及论辩的进展,均由缜密的 科学方法导引,深蕴着思维逻辑推演的必然性。 对艺术创造过程的分析,郭沫若也多从属于自然科学的生理学、心理学等角 度出发,他把艺术创造比喻成人的受精、怀胎、分娩。他认为:“艺术是从内部 发生。它的受精是内部与外部的结合,是灵魂与自然的结合。……人的受精以至 于分娩,在娘怀中总要住九个月以上。在这九个月中胎儿的营养,自然要仰诸母 体。”⑥形象生动地说明艺术创造过程中,仓q造主体与所要表现客体之间的双向’ 交流、相互融汇、孕育新质的特点。’又如诗的创造,郭沫若认为,它不仅在于符 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宫商徵羽、双声叠韵这些“外在律”,诗之 精神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类似“音乐的精神”的异常微妙的、纯粹的“内在律”上, 他明确地说明:“内在的韵律便是“隋绪的自然消涨’。这是我在心理学上求的一 种解释”。他还进一步强调:“要研究诗的人恐怕当得从心理学方面,或者从人类 学、考古学一不是我国的考据学方面着手,去研究它的发生史,然后才有光辉, 才能成为科学的研究。”⑦ 即使是在论析艺术的审美性与功利性,及艺术的无目的性与有目的性,这一 在当时学界争论激烈的矛盾命题时,郭沫若仍以自然科学的实例来解答。他指出, “为艺术而艺术”与“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