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读书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尔王》读书报告 ——面对亲情的抉择 内容提要 主线: 年老的李尔王想要退位,希望把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在分封的时候,他让每个女儿都说说对他的爱戴,以她们对他爱戴的程度给她们分配国土。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竭尽全力赞美国王,只有小女儿考狄利娅因表达了自己朴实而真挚的感情被李尔驱逐,但因为她的诚实得到了法国国王的欢心,去法国做了王后。 在把国土分给两个女儿之后,李尔王的两个女儿经过商量以后决定让李尔撤掉他当初的100个随从,不然就不让李尔住在她们的宫廷。被两女儿赶出家门悲痛的李尔与他的随从格罗斯特在风雨中碰到了可怜的汤姆,也就是格罗斯特中了埃德蒙诡计而下令驱逐的儿子埃德加。李尔认为这是自己误解小女儿,理应受到两个女儿的惩罚。后来与格罗斯特和可怜的汤姆分开以后,就在他自怨自艾的时候,来了一个圣徒安慰他。李尔对圣徒说了自己对考狄利娅犯下的错误,并懊悔地表达了自己的绝望:他觉得考狄利娅再不会原谅他了。但圣徒却说,考狄利娅一直爱着她的父亲。 原来,这个圣徒就是考狄利娅。她在法国得知李尔的困境之后,立刻组织了一支军队,秘密在英国登陆,因为放心不下李尔,所以特地在开战前,来探望李尔。与此同时,高纳里尔与里根都爱上了为了得到王位陷害父亲与哥哥的埃德蒙。最终,小女儿的军队大败,她和李尔都被抓起来了,爱德蒙发布秘密处以他们死刑的命令,直到他死前才揭露这个密令,但已太晚,虽然李尔杀死了想暗杀小女儿的杀手,她还是死了。埃德加找到了埃德蒙并且与他决斗,最后埃德加杀死了埃德蒙。而在李尔抱着她去寻找大伙时,高纳里尔与里根也已经死去。李尔过于悲伤,最后崩溃而死。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与詹姆斯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 而《李尔王》中展现的则也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真实地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动荡不安的英国社会的面貌,也是作者对专制王权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歌颂。 心得评论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李尔王》作为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创作与他的第二个时期。他的剧作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正所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尤其是其悲剧作品,更是不断地作为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的《李尔王》,就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 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李尔王》比其它三出悲剧略逊一筹。如果不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李尔王》却完全显露了莎士比亚的力量…… 《李尔王》虽同许多剧目一样,故事开篇始于金碧辉煌的王宫之中,主人公也都是有着无上地位的贵族甚至是统治者,但全剧贯穿始终也是悲剧意味最浓烈的并不是浸泡在欲望中而人性扭曲的人们如何不择手段的争权夺利,而是这些人对亲情的淡漠、利用、抛弃以至于最终的毁灭。亲情,可以说是人出生后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第一批人之间产生的情感,它是一种建立在养育基础上的感情,就是这样一种人类最为普遍和重视的情感的丧失,比起对于友情的出卖、爱情的背叛来说,则更显出强大的悲哀感,也就具有了更为强烈的悲剧色彩。 而最为值得称颂的是莎士比亚将人从如何带上亲情的面具,如何在面具下生活以及最终如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撕掉面具,甚至最终丢掉人性中仅存的一点善良之心,这一系列过程具体而真实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同时,在故事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逐渐被挖掘,更深刻的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亲情面前,我们究竟如何抉择,是要虚伪成善良的恶毒,还是忠言逆耳的真诚?下面我想谈一些对这个剧的心得。 爱与利益 “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因为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声大哭” 我想这句话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么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来不公待遇的人吗?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旧忠诚的人吗?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当然不是。恰恰相反,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抛弃真情的人么,不惜工于心计的人么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情感而去统领这个世界的话,那一定是冰冷黑暗的。 武断却不是傻瓜的李尔王,当我第一次阅读剧本的时候,曾为李尔的昏庸感到不解,随着情节的深入,李尔角色的变化,我逐渐理解了他的个性成因。 在书的前一部分,写考狄利亚是三姐妹中最爱李尔的,却因为她没有虚假而华丽的词藻而遭到父亲的摒弃。我很气愤,觉得李尔终究会遭到报应的。果然,他最终被只爱财富的“好女儿”折磨得发狂了。有一点点解气的同时,我却开始并不憎恶李尔了。因为当他流浪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错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