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火电厂几种主流DCS系统的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 优缺点 优点:系统可靠,老版本ICC支持在线下装(指的是实际在线下装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功能块功能强大,可以很轻易的实现需要的功能。 缺点:填表式组态,界面不人性化,不利于正常生产运行中的维护和操作。对机房环境要求高,曾发生过操作员站集体死机现象。 PS:省内电厂使用该系统的有平圩电厂、华能巢湖电厂、皖能合肥电厂等。 日立 HIACS-5000M 系统是日立公司最新推出的DCS控制系统,其系统是两级控制结构, 即监视控制级和过程控制级。监视控制级包括操作员站 (POC) 、历史数据站(HDS) , 打印站(PRS) 等设备; 过程控制级由一些过程控制站( H04-M/CX) 、数据采集站( H04-M/CX ) 和工程师站 (EWS) 构成。 系统配置的主要特点 网络结构突破早期系统多环结构配置HIACS 25000M 系统的网络结构及前后台间的通信方式与日立早期的DCS 系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通信速率与容量不断扩大,5000M系统突破日立早期系统多环结构的配置, 首次将所有控制器及操作员站、历史站连在一对100M的光环上, 从而消除了原来操作员站与控制器侧可能的通信瓶颈。 DCS 与DEH 采用一体化的硬件配置机炉侧的控制采用一体化配置, 减少了系统间的通信接口, 采用同一个数据库, 便于数据的共享, 系统的稳定性也好; 对电厂的维护有利, 便于备品、备件等的统一。 人机接口采用PC 平台及Windows NT系统 由于高档PC 机性能的提高, 大型机组前台采用PC 平台将是一种趋势, PC 平台的操作较灵活方便, 对电厂管理信息等网络的接入也很便捷。 组态工具 5000M 系统的逻辑组态采用了直观的图形组态方式, 提供了方便的逻辑生成、逻辑编译、逻辑下载、逻辑在线监视、逻辑组态备份等功能, 具备在线组态与下载的功能, 日立5000M 系列的逻辑组态工具的功能较前期版本有了很大的提高。数据库、画面、报表等的组态基于WINDOWS NT 平台, 使用了一些通用的工具,使用较为灵活, 如前台数据库采用ACCESS 数据库, 报表工具采用EXCEL。比较而言, 前台组态工具不如控制器逻辑组态工具优秀, 组态集成度不够, 需要组态工程师定义的内容过多。 优缺点 优点: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汉化后的图形化组态操作维护方便。 缺点:我们在调试过程中HIACS-5000M 系统多次出现过操作员站死机现象,系统不够稳定。 PS:省内电厂使用该系统的有华润阜阳电厂。 国内DCS系统现状 近20年来,国内在原来DDC直接数字控制技术自行研发和工控机应用的基础上,在对国外DCS的工程应用及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立自主的DCS产业,特别是在大型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国产DCS 已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其中大家熟悉的有新华、上自仪MAXDNA 、国电智深、和利时、浙大中控和南京科远等。 现在有600MW及以上火电厂业绩的有国电智深、和利时、上海新华以及上自仪MAXDNA,所以在这里介绍下其中几家的系统。(新华没有资料) 国电智深 国电智深——在多年DCS应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PF—NT、EDPF—NT+ 、 EDPF—BA的EDPF系列产品。其中EDPF—BA在传统的DCS框架下进一步融合PLC的特点。现以火电厂应用较广的EDPF—NT进行阐述。 EDPF—NT系统网络采用100Mbps或1000Mbps交换式工业以太网,拓扑结构为星形/环形/树形,可实现多重化冗余。DCS为环形网络,公用DCS为星形网络,其之间通过专用网络路由器实现隔离。这样可以保持网络的相对独立,又可保证两台单元机组之间操作备用和操作互锁。网络负荷10%,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采用专用路由器公用系统方案的多广播域技术,可达250个域×250个站,做到不增加网络负荷率。 控制器采用Pentium400MHzCPU,为独有的模块式设计,冗余配置,最快处理周期50ms,控制处理能力为999个控制页。 各级供电电源采用冗余电源及配电装置。 人机界面为全中文,画面刷新时间1S。 操作响应时间2s,画面数据刷新时间0.5s。 实时数据库容量250X5120点,可做到不同控制器点名可重名。10万点数据更新占CPU2%的负荷以下,4万点检索占CPU8%负荷以下。 控制算法做到跟踪状态、串级跟踪、低选跟踪、高选跟踪、升禁止,降禁止,到达高限,到达低限等8种约束状态的动态判断及在这些约束状态下的快速返回,提高了控制回路的响应速度,可满足超临界机组对控制快速性的要求。 EDPF-NT的DEH系统控制周期可小于10mS,系统控制精度高,智能型的伺服、功放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