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译文: 元朝至顺(元顺帝年号)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在人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上级单位)征聘他,他推辞而去。等到明太祖(朱元璋)攻下金华(今浙江金华),平定了括苍(今浙江临海市境内),听说刘基以及宋濂等人的名气,拿钱币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官职名)孙炎又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出山。到任后,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大喜,修筑了礼贤馆来安置刘基等人,他受到很高的礼待和尊崇。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东下,实力非常强大。 明太祖说:“先生有什么计策?”刘基说:“敌人骄傲,等到他们深入我地,埋伏兵马邀击打下,很容易。上天的道理是后发动的人取胜,消灭敌人成就王业,就在这一战。”明太祖采用了他的计策,引诱陈友谅到来,大败了他。江州龙兴的守将胡美派儿子来求情,请求不要解散自己的队伍。明太祖面有难色。刘基在他身后脚踏胡床。太祖大悟,就答应了胡美。胡美投降,江西各郡也都攻下了。 这年大旱,他又请求处理积压的案件。朱元璋于是立即命刘基平反冤狱,大雨随后就下了。他趁机请求立法定制,来阻止滥杀无辜。明太祖正要对人施刑,刘基问为什么,明太祖说因为梦。刘基说:“这是得到土地和人民的征兆,因该停止刑罚等等看。”过了三天,海宁投降。太祖大喜,把囚犯全交给刘基放了。不久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起初,明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功勋老臣,能够协调诸将德关系。”明太祖说:“他多次要陷害你,君却替她说话?我要让你做丞相。”刘基叩首说:“换丞相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用小木头,房子马上就会塌的。”后来李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直和刘善德关系很好,刘基却极力认为不可,他说:“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做宰相的人,必须心平如水, 根据义理来权衡事宜,而不是通过自己好恶来行事,杨宪就不是这样的人。”皇帝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比杨宪还要偏颇浅薄。”皇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就像驾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拉翻。”皇帝说:“我的丞相,实在是没有超过先生你的。”刘基说:“我太过于疾恶如仇,又经不住繁杂的事物,如果做了丞相会辜负了您的恩德。天下不愁没有人才,只要明主尽心寻访,眼前的几个认真的是不能胜任哪。”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身败名裂了。 洪武(明太祖年号)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任命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爵为诚意伯,俸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他告老还乡。刘基傅作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生性刚直,嫉恶如仇,和许多人不和。到此时回到山林隐居,只有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 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者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不行。“敌”比“对”的语气更加强烈,更能衬托出秋天的那份萧瑟与肃杀。 得分:(0)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第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阶下的青苔红树”,“寥落的雨”“愁月”都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忧愁。 得分: 。(2)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者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不可。“敌”是敌对、势均力敌之感,“对”是面对,而这里用“敌”更有一种对抗之感,比面对的无奈要更积极更好。 得分:(2)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运用了抒情写景之感,写了阶下的青苔、红树,通过对比表现出秋的寂寥,写雨、写月表现自己的乡愁之感。 得分: 。(2‘) (陈亭屹)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者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不能。“敌”将空床拟人化,赋予了人的情趣,意为“只有空床面对秋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一人闲居的清闲寂寞和淡淡的忧愁。若换成 “对”或其它词便无此效果。 得分:(3)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写“青苔”、“红树”、“雨月”都为了一个“愁”字,雨映照着天上的月,孤独寂寞与思念。“青苔红树”也渲染了一种清闲的气氛。含蓄表达了诗人的惆怅和孤单。 得分: 。(4‘) (刘欣耘)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者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不可以。“敌”字表现了抵挡的意思,只有一个空床,如何抵挡这悲凉的秋天呢?表现了作者的忧愁与孤独,对家乡的思念,而“对”或其它词语就不能表现出这一点。 得分:(3)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