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面是金陵图唐代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译文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注释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及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 逐随,跟随。 《玉篇》逐,从也。 这里可作迎合解。 老木枯老的树木。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图,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 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 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 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 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 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 真个是画不成么?你看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象针对高蟾反驳道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 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 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言绝句韦庄《金陵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