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引论第1章系统的基本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教材 1 孙东川,林福永,孙凯编等,系统工程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宏民主编,系统工程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一章 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引言 1.2 系统的定义与属性 1.3 系统的分类 1.4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5 系统思想的演变 1.1 引言 人类社会当今处在一个什么时代?我们如何为自己所处的时代命名? 有人说当今是后工业化时代。他们说,以蒸汽机的改进和大量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后来又经过电力革命、核能革命,完成了工业化使命,在20世纪后期则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 有人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提出源于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知识经济的标志之一就是承认知识的扩散与生产同样重要,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继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阶层为社会主体,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资源,以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为支柱产业,以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宏观特征的新型经济。 有人说当今是网络经济时代。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因特网(Internet),如今,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无处不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学院、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网上购物、网上订票、上网检索、电子邮件、MIS(管理信息系统)、HIS(医院信息系统) ,悄悄进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人类是一天也离不开网络了。 有人说当今是新经济时代。他们大概对上述几个名称不满意,于是提出“新经济时代”一词。其实这是权宜之计。因为新与旧是相对的,“新”是层出不穷、与时俱进的,现在的经济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是“新经济”,再过一百年或者几百年,现在的“新经济”恐怕就会是“旧经济’’了。不过,暂时用一下这个名称以强调当代经济之“新”也未尝不可。 还有人说当今是计算机时代。自1946年第1台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出现以来,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而且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占主导地位的,50年代是电子管计算机,50年代未至60年代中期是晶体管计算机,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70年代末至今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其应用领域得到迅速扩展,如文字编排、数据处理、通信联络、设计绘图、教育培训以及各级各类管理工作,无处没有计算机的影子。电子计算机被称为“电脑”,现代社会“不可一日无此君”。 还有人说当今是信息时代。20世纪40年代,人类终于发现: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而不仅仅是由物质要素组成,或者由物质与能量两种要素组成。现在,没有人能否定信息的存在和作用,没有人能够不接受、不利用信息,信息的作用、处理信息的手段是前所未有的。信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正在改变人类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整个世界可以被因特网“一网打尽”。 还有人说当今是纳米时代。纳米(nm)是一种度量单位,1nm等于1m的10亿分之一,相当于10个氢原子一个挨一个排起来的长度。纳米结构是指1-100nm尺度内的结构。在这个尺度范围内对原子重新组合,新物质就会表现出不同于单个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其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熔点、磁性、电容、导电性、发光等都可能产生重大变化。这种组合产生新物质的技术,就是所谓的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它使人类可以获得许多用于科研、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新材料。 还有人说当今是基因时代。破译基因密码,重组基因,克隆,制造干细胞……有关的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它们甚至有可能改变人类自身,因而引起了关于伦理道德的争论。 还有人说是“航天时代”。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邀游太空,中国成为“世界航天俱乐部”的第三名成员。2005年10月12-17日,搭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2008年9月25-28日,搭载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的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翟志刚成为中国在太空出舱活动第一人。 我国的探月工程已经起步,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第一期为绕月工程,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顺利进入高度为200公里、周期为127分钟的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第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