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1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情况汇报
尊敬的考核组各位领导:
春节刚过,***一行不辞辛劳亲临**检查指导我县示范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了省民宗委对**民族宗教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及全县各族人民对xxx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县情概况和示范县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县情概况
**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2乡4镇、39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6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属国家重点扶持县,“边少山穷低”是**自然和社会的基本特征。边:就是边境线长。全县6个乡(镇)有4个乡(镇)与缅甸第二特区邦康市接壤,国境线长公里。少:就是少数民族众多。县内聚居着以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主的21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6%。山:就是山区面积大。全县除南垒河、南马河流域是小平坝外,大部分均为山区,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穷:就是县贫民穷。2016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亿元,财政自给率为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0元。按2736元的最新贫困标准,全县还有33795人贫困人口。低:就是社会发育程度低。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年,部分少数民族解放初期几乎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与此同时,独特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三大优势:一是热区资源优势。**属南亚热带气候,全县年均气温℃,年均日照小时,年均降雨量为毫米,县内可开发的热区面积68万亩,是发展绿色经济的理想之地。2016年末,橡胶、甘蔗、茶叶、咖啡四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万亩。二是沿边口岸优势。**是边地历史上著名的“茶盐古道”之一,199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以县城为中心的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有勐阿和芒信两个主要通道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各国。2016年被列为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16年进出口货值达亿美元,人流量达万人次,上缴关税亿元,在全省陆路口岸中排名第2位。三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宣抚司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娜允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云南十大名镇,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傣族古城;中国**娜允神鱼节被誉为“东方水上狂欢节”。
二、示范县建设情况
(一)重点打造四大示范
1.重点打造民族经济发展示范。围绕《云南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云南省兴边富民“十二五”规划》和《普洱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6—2016)年》等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科学整合、同步实施”的原则, 整合项目资金,凝聚群众力量, 重点实施好兴边富民、“3121”和“十百千万”等工程。2016年,示范县建设共投入资金亿元,其中:上级民委系统补助亿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亿元,完成2016-2016年“示范县”建设计划总投资额的%。
2.重点打造民族文化繁荣示范。群众文化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下乡、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扶持发展农村文艺队伍以及各类培训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文艺精品层出不穷,组织实施省、市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傣族民间壁画与金水漏印艺术鉴赏》编辑出版,创作《谢列卯》、《我的家乡在**》、《宾弄赛嗨丽》等音乐舞蹈作品72首(支)。2016年普洱市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县表演节目《少罕丽》、《摆永罕》、《傣韵·竹之影》获铜奖。物质非物质遗产保护成效明显,我县保存的土司服饰、各民族文物及文献资料等文物约2030件。目前,共登记拍照归档馆藏文物876件。博物馆免费开放,全年共接待游客十万余人次。进一步抓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及申报工作,《傣族织锦》技艺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3.重点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林业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推进“森林**”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6年完成各种营造林万亩。全面启动生态县创建工作,编制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16个。大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完成节柴改灶100眼,农村太阳能330台。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省级重点减排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万元GDP能耗下降%。
4.重点打造民族关系和谐示范。一是深入推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