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与李斯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与李斯特音乐异同及其原因 内容摘要:历史使得两位钢琴家有着不同的思想,个人的经历与不懈努力使得两位大师有着各自的特色。他们的钢琴音乐创作,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的钢琴作品,结构大胆创新,和声极度发展。各自在注入了浓郁的民族气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创作风格,把钢琴音乐推向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峰巅。 关键词:浪漫主义 、肖邦 、李斯特。 一、“浪漫”一词的来源 “浪漫”一词源于“罗曼语”(romance),指中古时期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题材多是反映中世纪英雄的冒险与奇妙经历,18世纪后此词被用来比喻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中的世界,与“幻想”、“杜撰”、“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 二、音乐上的浪漫乐派产生时期及其人物 音乐上的浪漫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浪漫乐派常被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期,音乐上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兴起可追溯到贝多芬,一般音乐史将韦伯、舒伯特、柏辽兹称为“浪漫乐派奠基人”,他们也就成为早期浪漫乐派的代表性人物(还有罗西尼威尔第等)。而中期的代表性人物众多,有如肖邦、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瓦格纳、小施特劳斯等等音乐家,晚期以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代表人物(还有普契尼等)。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侧重感情,“抒情性、自传性、个人心理刻画”是它区别于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 浪漫时期(或浪漫派)的音乐:在思想上着重自我主观意识的表现与刻画,常带有自传性色彩,作品着重于个人感受的细致表现、内心情感的自由抒发与自然景象、生活现象的描绘,多以理想事物、古代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为题材,强调音乐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它艺术的结合,注重音乐的标题性和诗情画意(形成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等体裁形式),重视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以体现民族性。在音乐表现手法上,由于感情抒发的需要,连绵起伏、自由舒展的曲调占突出地位,声乐作品中的歌唱性曲调被广泛引入器乐创作,增添了器乐的抒情表现力(器乐声乐化)。另外,音乐作品的和声功能扩展,转调更频繁,不协和和弦及变化音和声的运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在音色、织体、力度等音乐要素上都有新的探索。 从思想感情和内容上来看,浪漫作曲家的共同特征是寄情于远离现实的神话和传说,或沉溺于个人的感情体验,集中反映了当时中下层知识分子精神苦闷,对黑暗社会的不满等心态。 如果说浪漫主义时期生活着两座峰的话,那这双峰非肖邦与李斯特莫属。他们在音乐方面有着共同的方向所以他们同在一只骆驼的背上。他们虽然都筑立了高峰,但他们犹如华山的东峰与西峰,两峰鼎峙谁也不亚与谁,各显神通。 四、音乐家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 肖邦于1810年出生在波兰华沙,自小喜欢音乐,从母亲那里学到很多民歌,而且着迷诗歌和绘画。8岁登台演奏钢琴,在华沙,人们都知道出了一位“钢琴神童”。20岁时他就已经是很有名的钢琴家了。肖邦是一位爱国的音乐家,虽从1831年开始在巴黎定居,但他对祖国波兰的爱从未稍懈,他热爱祖国,怀念家乡,一直对祖国的不幸而痛苦。他经常抱病演出,身体异常虚弱时还进行创作。1848年底他去世时手里还紧握着一个盛满祖国泥土的杯子,并嘱咐死后将他的心脏带回自已的祖国。在他创作的大量钢琴曲中透露着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深刻的民族感情。音乐表现出来的宏伟性和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感人至深。舒曼曾指出:“肖邦的音乐乃是掩遮在鲜花中的大炮。” 他经常抱病演出,身体异常虚弱时还进行创作。1848年底他去世时手里还紧握着一个盛满祖国泥土的杯子,并嘱咐死后将他的心脏带回自已的祖国。 别林斯基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曾写道:“……一个诗人不可能由于自己和靠表现自己而伟大起来。他的伟大既不是由于表现了自己的苦难,也不是由于表现了自己的幸福;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由于他的苦难和幸福都是在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深深扎下了根的……”这些话完全能够用在肖邦身上,他的思想感情深深地在社会和历史——他祖国历史的土壤中扎下根。 第二年李斯特生于匈牙利西部的雷定,父亲为埃特哈基公爵的土地管理员,也是卓越的业余音乐家。自小就学习音乐,九岁时在贵族的集会上弹奏钢琴,结果获得贵族们赠与六年的学费,父亲就举家迁居维也纳。他拜车尔尼和沙里埃利为师,十二岁在各地公开演奏,曾使贝多芬大为赞赏。此后在父亲的伴随下,继续赴巴黎求学,而且经常演奏与作曲,十五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只好自谋生计。 这时他已是震惊乐坛的「天才少年」。他的演奏,并不限于巴黎,足迹遍及法国各地、英国与瑞士,声名远扬。此后约十年间,在巴黎过着安定而富裕的生活,经常登台演奏,弟子众多。 肖邦继承了莫扎特音乐的许多特点,所以比较婉约。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钢琴音乐上,几乎涉及了钢琴领域的所有体裁,大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