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猩红热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述】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产生红疹毒素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有: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退后有明显脱屑或片状脱皮,少数病儿在发病2~3周后可发生急性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患者与带菌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全年均有发病,而以冬、春季多见,5~15岁儿童发病最高。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使用,尤其是青霉素的应用,重型病例比较少,而轻型病例增多。 【病史要点】 1.有无猩红热接触史、过去有无猩红热病史。 2.近期用药史,有无外伤、皮肤感染史。 3.全身中毒症状 发热的热程、热型;有无畏寒、寒颤、头痛、咽痛等伴随症状及其程度。 4.皮疹发生、发展过程,发热与皮疹的关系、出疹顺序、蔓延范围。 【体检要点】 1.咽峡炎表现 咽、扁桃体充血、肿大情况,有无脓性分泌物及其特点(颜色、范围、剥离难易)。 2.皮疹的特点(皮肤弥漫性发红,其上有粟粒疹,疹间无正常皮肤)、分布,有无贫血划痕征、环口苍白圈、帕氏线、杨梅舌等特殊体征存在。恢复期有无脱皮。 3.注意并发症的体征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脑病或感染性休克。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例增高,胞浆中可有中毒颗粒。 2.咽拭子培养 入院后应常规送检。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3.特殊检查 疑有并发症时可做相应检查如血培养、心电图等。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发热、咽痛和扁桃体充血、肿大,有的有脓性分泌物,发热24小时内出疹,24小时内皮疹出齐,皮肤弥漫性发红,其上有粟粒疹,疹间无正常皮肤,可有贫血划痕征、环口苍白圈、帕氏线、杨梅舌等特殊体征,退疹后有糠麸样或片状脱皮。重型患儿高热,皮疹密集,甚至为出血性皮疹,全身中毒症状重。外科型猩红热患儿有皮肤化脓性病变,全身症状轻,常无咽部症状,侵入部位周围最先出现皮疹且较明显。 2)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3)咽拭子培养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 2.鉴别诊断 1)川崎病 多见于3岁的婴幼儿;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黏膜表现:眼结合膜充血,口唇樱红、皲裂,口腔黏膜充血;特殊体征:手足硬肿,指趾末端及肛周可见脱皮。 2)药疹 有使用药物史;皮疹为多形性(可为猩红热样皮疹);感染中毒症状轻;无咽峡炎及杨梅舌表现;停药后症状减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年龄越小,越易感染,且大多有原发感染病灶;中毒症状更重;发烧与皮疹关系不密切,疹退后全身症状不减轻,也无脱屑或脱皮;病灶部位脓液及血培养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用青霉素治疗无效。 【病情观察及随访要点】 1.观察皮疹发展至消退的变化过程及与之伴随的全身和局部症状、体征消长情况。 2.注意全身中毒症状的程度,有无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和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3.咽、扁桃体呈严重化脓性炎症者应注意有无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及颌、颈部淋巴结炎。有无咽后壁脓肿、颈部蜂窝组织炎形成。 4.恢复期病人应注意随访关节炎、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变态反应并发症出现。 【治疗】 1.抗菌治疗 最主要的治疗,首选青霉素,可缩短疗程,改善预后。青霉素10万U/(kg·d),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7~10天。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选用红霉素或复方SMZ等治疗。红霉素20~4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用7~10天。 2.对症处理 高热者用物理降温和退热剂,皮肤瘙痒者用止痒药。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及早隔离病人,治疗病人,隔离期:治疗后1周,咽拭子培养阴转为止。 2.对密切接触者主要是应用药物预防(口服磺胺、红霉素或肌注青霉素)。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