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月诗派”及其诗歌创作.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表现出来的艺术上的矛盾对立性更为丰富: 一、从诗歌内在情绪的表达上来看。诗人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只化为简短的一句“咱们的中国”;诗歌的情绪是压抑的,郁积的,直到每节末尾才突然爆发出来。 二、从诗的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上来看。诗人炽热的情感如同火山期待着爆发,然而排山倒海的情感之势,却被束缚在整齐、均一的诗行里,“理性”的形式节制了情感的洪流,使他的诗如同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 三、从情感色彩来看。这是一首表白炎黄子孙爱国拳拳之心的诗作,其情感基调是庄重、严肃的。但诗人并未板起面孔说话,而是运用生活化的语言,作形象化的表达,亲切生动,感人至深。 这首新格律诗分两节,每节的前6行都是9个字一行,后两行用词和句式相同,节与节,行与行,对称工稳,结构整饬,并且有民歌式的复沓效果;就音节而言,两节诗的前六句音尺大体相同,节奏谐调;而且在韵式上全诗都押一个“波”韵,显得一气呵成,明朗晓畅,富有力度和气势。 闻一多及其新月派的美学原则 1、“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 2、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适应,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而作为依据的,正是中国的诗歌传统。 总的说来,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在经过新诗运动激烈反传统并立住脚跟之后,新诗重新与中国诗传统的主流(尤其是唐诗宋词)取得衔接与联系。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徐志摩与朱湘等诗人的创作 (一)徐志摩(1897~1931)原名章垿,浙江海宁人。出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因其是独子,自小养成任性而为的性格。他日后放弃了父亲要他成为金融实业家、走实业救国的人生之路,而成为他们家族中自永乐年间以降,唯一的一个浪漫抒情诗人。 林徽因(1904-1955) 陆小曼(1903-1965) 晚年陆小曼 梁思成与林徽因 (二)徐志摩的诗歌: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这四部诗集比较完整地反映出他由早期(1921-1927)追求“单纯信仰”而至于后期(1928-1931)“流入怀疑的颓废”的心灵历程。 徐志摩的一生可以这样概括: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他的诗歌则抒唱这种对爱与美的追求。 早期的“单纯信仰”的内涵,胡适曾这样说:“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胡适《追悼志摩》)。 后期诗歌则因理想的破灭转向深沉而忧郁,这是“在实际生活的重要压迫下透出一些声响来”的结果(徐志摩《猛虎集·序文》)。 1、清澈秀逸的意境 轻俏飘逸是徐志摩大部分诗歌的艺术境界,由此又构成了他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正如诗人所评说的康桥的自然风光:“康桥的Backs自然有它的特长,……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生化了音乐的神味”。(《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六章 “新月诗派”及其诗歌创作 一、早期白话诗的创作: 1、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八首》,但尚未完全摆脱旧诗词体式的束缚。 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的9首白话诗歌,显示了白话诗的新体式。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甜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水面落花慢慢游,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胡适《关不住了》 我说“我把心收起, 像人家把门关了, 叫‘爱情’生生的饿死, 也许不再和我为难了。” 但是五月的湿风, 时时从屋顶上吹来。 还有那街心的琴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