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假球麻痹专题知识讲座
球麻痹
也称延髓麻痹,是延髓的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损害时,产生的构音、语言、吞咽障碍,甚至尚有呼吸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说话缓慢费力,鼻音较重,咀嚼困难,进食易咳嗽,食物常从鼻孔流出,容易并发吸入性肺炎。
分类
根据病变是位于延髓或在延髓之上
将球麻痹分为
真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真性球麻痹
凡是病变直接损害了延髓或相关的颅神经者,称为真性球麻痹。一般指舌咽、迷走、副、舌下等神经核及传出纤维损伤引起的球麻痹。主要表现饮水进食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失音等。
假性球麻痹
病变在脑桥或脑桥以上部位,造成延髓内运动神经核失去上部之神经支配,而出现的延髓麻痹,称为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瘫痪,其症候同球麻痹十分相似,但又不是由延髓本身病变引起的,故而命名为假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主要为“三主症”⑴ 三个困难 ⑵、病理性脑干反射⑶、情感障碍
1.)言语困难:其本质是构音障碍、主要由口唇、舌、软腭、和咽喉的运动麻痹和肌张力亢进造成的。是一种语音模糊。
2.)发声困难:很具特征患者所具有的个人特色消失,声音单调、低哑、粗钝。或者相反;
3.)进食困难 :如果食物进入咽腔则仍能顺利完成吞咽。
假性球麻痹
病理性脑干反射由于是上运动神经元麻痹,除生理性脑干反射活跃和亢进外,还出现一些病理性脑干反射,这些反射大多是一些在婴儿期存在长大后被皮质抑制的一些原始反射。这些原始反射又复出现叫做病理性脑干反射
临床常见的是吸吮反射、掌颏反射、仰头反射、角膜下颌反射
假性球麻痹
情感 障碍
患者表情淡漠、约半数出现无原因的、难以控制的强哭强笑发作,强哭叫强笑常见
表情特异,独处时表情淡漠、好像对周围事物淡漠不关心,由于表情肌张力亢进患者常睁起眼睛额纹皱起,口张很大,呈现一种悲哀的表情变化少、单调。
受到刺激时则一反静止状态,表情变化迅速,甚至出现强哭强笑发作否
两者区别
真性球麻痹:
常见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由脑血管病所致者较少。主要表现受损的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运动核支配肌群的麻痹,咽喉肌、舌肌的无力与萎缩。病人发音含糊不清,舌运动不灵活,伸舌困难,检查可见舌肌萎缩,伴有舌肌纤颤。同时常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及不能吞咽。由于屡屡发生呛咳,容易发生吸入性呼吸困难,肺部感染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两者区别
假性球麻痹:
常见于脑血管病。病变可位于脑轴的不同平面上,如双侧大脑皮质的运动区,或皮质下半卵圆中心,或双侧内囊的白质、脑干等。主要表现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舌头运动不灵活。常有情绪控制异常,发生强哭、强笑。检查可见咽反射存在或亢进、下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掌颏反射阳性,可伴有感觉障碍及锥体束征,但无舌肌萎缩及舌肌纤颤.
真、假球麻痹性摄食-吞咽障碍的区别
假性球麻痹性摄食-吞咽障碍
假性球麻痹在摄食-吞咽准备期、口腔期障碍严重,咀嚼、食块形成、食块移送困难。但吞咽反射仍有一定程度的存留,虽然移至咽部期后吞咽反射表现迟缓,然而一旦受到诱发,其后的吞咽运动会依次进行。这种时间差会引发误咽。由于常并发高级脑功能障碍,其症状有:不知进食顺序,重复相同动作,进食中说话使误咽危险加大,容易忽略餐桌一侧的食物,舌部和咬肌功能正常却无法吞咽塞满口内的食物。
真、假球麻痹性摄食-吞咽障碍的区别
真性球麻痹性摄食-吞咽障碍
球麻痹由损害脑干部延髓吞咽中枢的病灶引起,摄食-吞咽障碍主要发生在咽部期,吞咽反射的诱发极其微弱甚至消失。在先行期、准备期,甚至口腔期没有障碍或障碍轻微。往往误咽情况突出。由于喉部抬高不够,且食管入口处扩张状况不好,环状咽肌不够松弛,导致食块在咽部滞留,常发生吞咽后的误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留置胃管专题知识讲座.ppt
- 留置针固定和医疗护理.ppt
- 留置针堵管专题知识讲座.ppt
- 疑难讨论动眼神经麻痹.ppt
- 疫苗的基本成分和性质.ppt
- 疼痛培训讲解.ppt
- 疼痛患者的医疗护理专题医疗讲座.ppt
- 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和鉴别.ppt
- 电缆线路故障诊疗和故障定位技术.ppt
- 疱疹性口炎医疗护理查房.ppt
- 生物电子技术与医疗设备行业创新驱动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报告.docx
-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PPT课件.ppt
- 未来仓储技术2025:智能机器人协同作业创新突破.docx
- 2025年绿色建筑节能认证体系实施案例报告.docx
-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及2025年应用分析报告.docx
- 宠物行业消费者忠诚度与品牌忠诚度分析报告2025.docx
- 跨界融合2025:智能电网虚拟同步机技术创新与电力系统智能化战略.docx
- 2025年储能系统在电网储能调光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自动化故障诊断技术创新与市场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