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集料坚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用以确定砂试样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以评定砂的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
2 仪具与材料
2.1 烘箱:能控温在105℃±5℃。
2.2 天平:称量200g,感量不大于0.2g;
2.3 标准筛:孔径为0.3mm、0.6mm、1.18mm、2.36mm、4.75mm。
2.4 容器:搪瓷盆或瓷缸,容量不小于10L。
2.5 三脚网篮:内径及高均为70mm,由铜丝或镀锌丝制成,网孔的孔径不应大于所盛试样粒级下限尺寸的一半。
2.6 试剂:无水硫酸钠或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2.7 波美比重计。
3 试验准备
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加温至30℃~50℃,每1000ml洁净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O4)300g~350g或(Na2SO4·10H2O)700g~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为18.9~21.4)范围内,试验时容器底部应无结晶存在。
4 试验步骤
4.1 称取粒级分别为0.3mm~0.6mm、0.6mm~1.18mm、1.18mm~2.36mm和2.36mm~4.75mm的试样各约100g,分别装入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其温度应保持在20℃~50℃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此时网篮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30mm(由网篮脚高控制),网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30mm。试样表面至少应在液面以下30mm。
4.2 浸泡20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烤4h,至此完成了第一
个试验循环。待试样冷却至20℃~25℃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
从第二次循环开始,浸泡及烘烤时间均为4h。共循环5次。
4.3 最后一次循环完毕后,将试样置于25℃~30℃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用筛孔孔径为试样粒级下限的筛,过筛并称量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m′i。
注:试样中硫酸钠是否干净,可按下法检验:
取洗试样的水数毫升,滴入少量氯化钡(BaC1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即说明硫酸钠已被洗净。
5 计算
5.1 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损失百分率按式(1)计算。
Qi=100*(mi-m`i)/mi (T0340-1)
式中:Qi—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损失百分率,%;
mi—每一粒级试样试验前烘干质量,g;
m`i—经硫酸钠溶液试验后,每一粒级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
5.2 试样的坚固性损失总百分率按式(T0340-2)计算,确至1%。
Q=∑miQi/∑mi (T0340-2)
式中:Q—试样的坚固性损失,%;
mi——不同粒级的颗粒在原试样总量中的分计质量(g);
Qi——不同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