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中诊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方法设计 1 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励志、感恩教育;多采用鼓励、嘉勉手段。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共同查阅中医学文献,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探究学习:在采用实践教学法时,尤其要注意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贯穿其中。 课程教学时间设计 1、全学期《中基、中诊学》共90学时,理论教学90学时,课外实践教学12学时。 2、其中中医基础讲授48学时,中医诊断42学时。 3、周末组织学生见习,不计入正规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时间设计 讨论问题或病例,布 置作业10分钟 讲述内容,解决 问题65分钟 复习上次课内容, 概述或提问3分钟 提出问题或病例,收集资料, 12分钟 五、课程建设思路 1 创建校级、市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 2 探讨并实施实践教学法、开放互动教学法等。 3 创立整套教学PPT,拍摄整套中医学视频。 课程建设思路 临证视频 PPT 参考书 练习题 集成教 学软件 中医执业助 理医师考题 临证考核 动画 《中医学》 参考书籍 说课举例 颜色(五色):赤白黄青黑; 光泽(明度):明润、枯槁。 望色——观察病人皮肤(面部皮肤) 的色泽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原理—— “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1.色—皮肤 二、望色 (一)概述 脏腑(产生)→精气(充养)→肤色(外显) 色为肤色,泽为光泽。 泽是脏腑精气之外荣,故泽与色即精气 与肤色的关系。 精气充养于皮肤,无论何色,只要有精 气(润泽),则有生气。 3.色与泽的意义 4.面部分候脏腑理论 《灵枢·五色》分候法——内伤杂病。 《素问·刺热》分候法——外感时病。 (二)常色和病色 1.常色 含义:人在生理状态时面部皮肤的色泽。 特征——明润,含蓄。 中华民族的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分类: (1)主色——人基本的,终身不变的肤色。 (可因种族或个体差异而不同) (2)客色——因外界因素(如季节、气候)的影 响而发生变化的正常肤色。 (较之主色略有不同;变化是暂时的) 四季平色: 冬季稍黑 秋季稍白 春季稍青 长夏稍黄 夏季稍赤 2.病色 含义:因疾病所致的面部色泽。 特征——晦暗,暴露。 分类: 善色:面色光明润泽(如“阳黄”,黄鲜如橘) ——脏腑精气未衰(新病、轻病、阳证) 恶色:面色枯槁晦暗(如“阴黄”,黄晦枯槁) ——脏腑精气已衰(久病、重病、阴证) 善色→恶色,提示恶化 恶色→善色,提示好转。 面色光明润泽。 脏腑精气未衰, 新病轻病阳证。 ——气至 善色 面色枯槁晦暗。 脏腑精气已衰, 久病重病阴证。 ——“气不至” 恶色 (三)五色主病 1.赤色——主热证(实热、虚热)、戴阳证(假热) 满面通红——阳热亢盛(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阳亢(虚热证); 泛红如妆——虚阳浮越(假热证)。 2.白色——虚证(气、血、阳)、寒证、失血证 晄白虚浮——阳虚水泛(晄白——阳虚); 淡白无华——血虚/失血; 面色苍白——阳气暴脱/阴寒内盛。 满面通红 — 阳热亢盛 (实热证) 赤色(1) 赤色(2) 两颧潮红 —阴虚阳亢(虚热证) 晄白虚浮 —阳虚水泛 白色(1) 淡白无华 —血虚/失血 白色(2) 白色(3) 面色苍白 — 阳气暴脱 / 阴寒内盛 中基中诊说课 说课包括的内容 改进措施 课程定位 师资状况 实践建设 教学思路 中基中诊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是其它各学科的必修课程,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不断吸收现代中医临床实践的新成果、新进展,在医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必须认真学好的一门基础课。 2、确定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精神,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判断分析能力,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去诊察病情、识病辨证能力。从而为临床各科奠定理论基础。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具有团队协作、勇于进取,敢于解决实际问题、和谐处理医患关系的精神。 3、选用教材及教材的重点、难点 选用教材: 新世纪全国中医中药高职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