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电子水准仪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对象
1.围护墙顶部竖向位移
2.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3.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和周边管线竖向位移
(二)参考规范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三)测量原理
测量方法采用三等水准路线测量和简易测量相结合。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的稳定位置,选择至少三个沉降基准点,然后选取通视性较好和主要的监测点作为三等水准控制网的监测点。其他监测点作为碎部点,使用简易测量。
(四)建立外业监测控制网
遵循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原则,在基坑监测外围建立监测控制网,符合规范要求等级,一般采用导线控制网,按照往返测方法测量。
(五)操作流程(索佳SDL1X)
1.仪器架设
①使三脚架腿间等距、三脚架架头大致水平、三脚架腿牢固支撑于地面
②将仪器置于三脚架架头上,一只手扶住仪器,另一只手旋紧中心螺旋使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
2.整平
①当仪器的架设无法从上向下观察圆水准器时,可借助于圆水准器观察镜来整平仪器
②调短离气泡最近的三脚架腿长或调长气泡最远的三脚架腿长至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
③再调整三脚架第三条腿长至圆水准气泡大致居中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精确居中
3.打开仪器电源,在如右图页面按“倾斜”键。
4.转动仪器使目镜垂直于焦螺旋A、B的连线,旋转脚螺旋使电子水准泡精确居中。然后旋转目镜180度,检测电子水准泡是否居中,再次精确调平电子水准泡。
(三) 外业测量
1.新建作业文件
①开机后界面显示如右图,按下“菜单”键进入主菜单。
②在主菜单界面下如右图,按下“内存管理”。
③在管理菜单下选择“文件管理”。
④在文件菜单下选取“文件选取”。
⑤进入文件选取后,按下“列表”。
⑥进入列表文件后,将光标移至所需文件后按    
⑦选取好所需要作业的文件后,按“编辑”输入该文件的名称,一般文件名称为“工程名+日期”,输入完后按“ok”键确认。
2.线路设置
①按“ESC”返回到主菜单,选择“测量菜单”— “路线测量”— “路线设置”
②按“新建”进入新建路线设置。按“列表”可以选择该文件夹中其他路线。“信息”可以查看该路线的设置情况。
③首先是设置路线名字,设置好之后按下进入下一个画面。
④输入起点点名与起点高程,   然后按下进入下一个画面。
⑤输入终点点名与终点高程,然后按下进入下一个画面。注:一般情况下是使用闭合水准路线测量,起点、终点的点名与高程相同
⑥往返设定为“往测”,等级设定为“三等”, 然后按下进入下一个画面。
⑦设置完之后按下,会继续显示相应等级的各测量精度要求,如下图。设置完之后按“ok ”,确认记录新路线设置,按“YES”
⑧在路线设置界面按“ok”,界面回到路线测量菜单界面
⑨在路线测量菜单界面中按“路线测量”,选取“气象条件”。 
⑩设置以下气象数据①温度②天气③风速④风向⑤测量员⑥备注。置完毕后按“ok”确认。
3.开始作业测量
①设置完气象条件后,回到线路测量,选取“开始测量”
②使用预测量功能进行前后视距观测,以确认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后按“ok”
③路线测量开始前先选取“倾斜”确定水准泡居中,首次测量时需要输入前后视点点号,之后各测站测量时只需输入前视点点号,按“点名”输入。左上角分别有该次的照准点号,B代表后视,F代表前视。按照左上角前后视提示,照准相对应标尺按下“测量”键进行测量
④检测结果后按“ok”确认
⑤一测站测量结束后,屏幕会显示出该测站的测量结果。
高差:前后视点高差观测值。
后视距:仪器至后视标尺间平距。
前视距:仪器至前视标尺间平距
视距差累积:前后视距差之累积值。
Σd:前视点至上个固定点的距离。
ΣD:前视点至首个固定点的距离。
Σh:前视点至上个固定点的高差。
ΣH:前视点至首个固定点的高差。
Z:前视点高程
继续下一个测站测量选择“ok”,将仪器迁去下一站并架设于前、后视标尺中间重复3.②—⑤,结束该路线测量选择“结束”,
输入此时的温度和备注后,
按“ok”结束该段测量返回测量菜单。
4.数据上传
①数据的上传可以选择整个文件上传 或者选择文件内的不同路线上传。在主菜单中选择“内存管理”,然后分别可以选择“文件管理”和“路线管理”。
②选好输出内容后,进入该菜单选择“通讯输出”,选择输出格式为CSV_2,通讯方式为Com,然后选取“设置”键。
③在设置界面中,主要注意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设置完毕按返回上一个界面,然后“ok”键。
④将光标移至输出路线名上后按键,显示于屏幕右侧的数字表示路线的记录数,路线名左侧的“*”表示该路线未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 .pdf
 - 图形创意(第二版)林家阳 高教 全套课件.pdf VIP
 - 社区网格员安全培训课件.ppt VIP
 - 浅谈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pdf VIP
 -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浙大)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十五五”档案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docx VIP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案例与训练》 第七章 选择商业模式.pptx VIP
 - 国际快递实务 出境快件的检验检疫 PPT-海关快件监管流程.pptx VIP
 - 《老年人心理护理》精品课件——项目二 老年人认知变化及其应对.pptx
 - 一种硫化镉-硫铟锌异质结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