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强化练习【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8分)
(重耳)及楚,楚子飨①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②?”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注释】①飨:用酒食款待。②不谷:古时君王的自称。
【小题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重耳)及楚 (????? ) ???????????(2)楚子飨之(????? )
(3)若以君之灵(?????)???????????(4)其辟君三舍(?????)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曰:“虽然,何以报我?”
【小题3】从上述故事,你可以获得为人处世的启示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1)到(2)他,指代重耳(3)凭借(4)通“避”,退避
【小题1】说:“即使这样,拿什么回报我呢?”
【小题1】做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懂得知恩图报,要信守承诺。(只要说出一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除了根据词语的具体的语境,有时还要注意到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辟”为通假字,我们在理解时就应注意。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抓住“虽、然、以”等重点字,有时还要注意语序以及省略的成份。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重耳”的具体描写来理解本文给我们的启示即可。
2.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小题。(8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小题3】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3分)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乡”1分)
【小题3】(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A第一个“加”指益处、好处,第二个意为增加。B项中的第一个 “穷”为形容词,穷苦之意,第二上为动词,穷尽之意。C项中的第一个“奉”为侍奉,第二个为奉养、供给。
【小题2】考察文言翻译。
【小题3】小题的观点即把这部分的内容总体上揣摩,看看作者对待“礼义”所持的态度。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知伯①索地于魏桓子②,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憍③。憍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④,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①知伯,即智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为人飞扬跋扈。②魏桓子,又称魏宣子,是春秋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③憍,骄傲。④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您为什么放弃让诸侯共同图谋知伯的做法。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知?氏?之?命?不?长?矣
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魏桓子弗予(??????? )????? (2) 重欲无厌(??????? )
(3) 以骄知伯(????????? )?????(4) 知氏遂亡(???????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
??????????????????????????????????????????????????????????????????????????????
(2)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