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热管理与分析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封装热管理与分析;目 录;4.1 封装的热管理;4.1.1 热管理概述;4.1.1 热管理概述;4.1.2 热管理的重要性;著名的Arrhenius方程: 式中: ML(T2) 和ML(T1)是在T2和T1温度下的寿命 Ea是激活能 k是Boltzmann常数,8.62?10-5eV/K, T1和T2是开氏温度。;半导体器件失效模式、失效机理与激活能;寿命与温度、激活能关系(300K);寿命与温度、激活能关系(400K);温度对电阻器和电容器的影响也很大。 温度的升高导致电阻器的使用功率下降。 如碳膜电阻,当环境温度为40℃时,允许的使用功率为标称值的100%;环境温度增到100℃时,允许使用功率仅为标称值20%。 又如RJ-0.125W金属膜电阻,环境温度为70℃时,允许使用功率仅为标称值的20%。 温度的变化对阻值大小有一定的影响,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电阻值大约要变化1%。 温度对电容器的影响主要是每升高10℃,使用时间就要下降一半,绝缘材料的性能也下降。 ;热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减少设备内部产生的热量,是设计的一项指标; 降低设备受外界环境的热影响; 减少热阻,是结构设计的目的之一; 保证电气性能稳定,热设计使元件不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以避免参数漂移; 改善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廷长使用寿命。;4.1.3 热管理技术;(1)被动式散热;(2)主动式散热;(2)主动式散热;(2)主动式散热;(2)主动式散热;2.?4 热设计常用的技术措施;对太阳辐射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嵌埋状态的热源,须用金属传热器通至冷却装置 。 如果环氧玻璃树脂印制线路板不足散发所产生的热量,应考虑加设散热网络和金属条散热。 印制板组装件应有适当的导热措施、如采用导热印制板(如导热条、导热板、金属夹芯或热管管等)印制板导轨应采用热阻小的导轨。 采用强制风冷系统时应保证在箱内有足够的正压强。 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应有足够距离,要避免热风回流。 ;进入的空气与排出的空气之间的温差应小于14℃。 在冷却风道上要先冷却热敏元件低温元件,再冷却高温元件,并使每个元器件,零部件的配置和安装合理。 应注意强迫通风与自然通风的方向尽量一致。 在冷却装置中,应具有防止诸如燃???油微粒,灰尘,纤维微粒等沉积物和其他老化措施,以免增大热阻降低冷却效果。同时还应防止由于工作周期、功率、热环境以及冷却剂温度等变化引起的热瞬变,使元器件的温度波动减少到最低程度。 使用通风机进行风冷时,进出风口应符合电磁干扰和安全性要求,必要时还应考虑防淋雨要求。 ;4.2 热传导原理和封装热阻;4.2.1 传热学基础;不同材料的导热特性; 影响因素: 实际接触点的总面积及分布规律; 接触表面粗糙度; 非接触间隙平均厚度; 间隙介质的种类; 接触表面硬度; 接触表面间压力; 接触面氧化程度与清洁度; ; 表面状况;4.2.1 传热学基础;对流换热影响因素总结;对流换热系数;4.2.1 传热学基础;4.2.2 封装热阻;4.2.2 封装热阻;4.2.2 封装热阻;4.3 三级封装的热管理;4.2.4 JEDEC 标准;;4.4 稳态与瞬态热分析;4.4.1 基本概念;4.4.2 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形式;4.4.2 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形式;4.4.2 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形式;4.4.2 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形式;4.4.2 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形式;4.4.2 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形式;4.4.3 三维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计算;4.4.3 三维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计算;4.4.3 三维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计算;4.4.3 三维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计算;2.4.3 三维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计算;4.4 Ansys 热分析简介;4.4.1 Ansys热分析的基本步骤;4.4.1 Ansys热分析的基本步骤;ANSYS有限元热模拟过程;几何模型; 热分析使用的单元;材料属性;载荷;热负荷;绝热边界;热边界条件;热边界条件;热边界条件;热边界条件;热边界条件;求解选项;求解模型;热载荷总结;组件-实体接触;组件-接触区域;组件-接触区域;组件-导热率;组件-导热率;组件-导热率;组件-点焊;分析结果-温度场;分析结果-热通量;分析结果-响应热流速;Ansys 瞬态热分析教程;Ansys 瞬态热分析教程;时间步大小建议;初始条件;初始温度;由稳态分析得到的初始温度 ;载荷加载;查看时间结果的 “快照”;4.5 案例分析;BGA封装结构;BGA封装结构;BGA封装结构;BGA的有限元模型;BGA的有限元模型;BGA的稳态热分析;BGA的稳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