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NSGYD004-2019注塑模具随形水路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01 Q/NS 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NSGYD004-2019 注塑模具随形水路设计 企业标准 2019-06-01 发布 2019-07-01 实施 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1 目 次 前 言 第1 部分 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设计企业标准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设计一般流程 前 言 本标准所有内容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若与其相抵触时,以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地方标准为准。 本企业对本标准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技术合理性和实施后果负责。 本标准由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志祥 本标准首次发布确认时间:2019-6-1。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无 第1 部分 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设计企业标准 1 目的 此标准旨在为金属 3D 打印复杂随形冷却水路的设计标准提供向导,用于模具随形水路的评估和基本 直径、截面、运水连接方式的初步设计,仅作为指导原则使用。 2 适用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注射塑料成型模具,注塑材料温度 400℃以下,冷却介质温度 200℃以下,不可以用于 全部形式的急冷急热模具。 3 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路设计一般流程 3.1 设计前确定零件内容 ⑴ 确定打印材料(现有模具内使用材料为1.2709、CX); ⑵ 确定零件最小壁厚大小; ⑶ 确定零件最大投影面处,嫁接位置最好在最大投影面所在高度上降低5.00mm; ⑷ 如果嫁接位置在胶位上(与注塑塑料接触区域,下面“胶位”意义与此相同)需要确定此位置表 面要求,如此处位置有光泽要求,有电火花加工(EDM、WE)要求,则不建议在此处嫁接; ⑸ 确定零件受力位置,如存在模具内的碰穿位置,擦穿位置,分型面此处设计的冷却水路壁厚至少 在5.0mm 以上; ⑹ 确定模具零件的胶位; ⑺ 确定注塑使用的注塑材料,如使用腐蚀性注塑材料,建议使用CX 材料打印,如采用 1.2709 材料 则需要涂层,涂层建议使用CrN 温度500 摄氏度; ⑻ 确定零件最终表面要求(SPI 标准)与材料的硬度要求。 3.2 冷却水路设计要求 ⑴ 水路宽度(W/max)一般取值2.0、3.0、3.5、4.0、4.5、5.0、5.5、6.0、6.5、7.0、8.0、9.0、10.0, 最大不建议超过12.0mm (如果采用圆管以上值为直径); ⑵ 冷却管道到零件壁厚(S/壁),胶位位置W/max/0.5=S/壁=W/max/0.8,非胶位位置取大于等于水 路宽度以上特殊情况如碰穿面、擦穿面、分型面、壁厚大小至少在5.0mm 以上,如零件本身壁厚较薄 (4.5<S/壁≤6.0),根据零件整体大小则使用单边壁S/单壁=(S/壁/3)+0.25; ⑶ 水路截面分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异形,建议使用圆形截面,在胶位区域建议使用椭圆形,椭 圆形(矩形)的长半径与短半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不要超过 1:3,如使用异形截面,截面满足壁厚要 求下,截面线与打印方向的角度小于45°; ⑷ 水路分布以分析的产品热点为参考,入水口直接与热点部分水路连接,其他地方一均布胶位为优, 或者占有胶位面积的50%以上; ⑸ 水路之间常规距离至少在 3.5 以上,当在胶位并设计冷却水的区域壁厚较薄 (4.5S/壁=6.0)时 候,以圆管为例,水路之间距离为一个圆管直径; ⑹ 水路之间连接需使用圆滑连接,在胶位区域不可出现直角接头,当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