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节 永明体和其它南朝歌 一、什么是永明体 “永明”是齐武帝萧賾的年号。永明末年,诗坛上出现了一种自觉运用四声规律,讲究声调对偶的新体诗歌。《南齐书·陆倕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瑯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永明体是在音韵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永明年间,发现了四声的区别,沈约等人开始自觉运用四声规律写诗,沈又提出运用四声规律应避免八病:平头、上尾、峰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具体解释见日人空海《文府秘镜论》。 永明体的主要特点是讲究音律的协调、对偶的工整,自学地运用四声的规律,避免“八病”,同时也有缘情、清丽、用典等特征。新体诗已成为律诗的先声。它是古诗和近体诗之间的过渡。 二、谢脁的生平和创作 谢脁(464——499)字玄晖,谢氏家族后裔,灵运族侄曾任南齐诣王参军、文学、功曹等职。受随王萧子隆赏识,又与沈约、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为竟陵王萧子良门客,号“竟陵八友”,曾任宣城太守。明帝时官至尚书吏部郎。明帝死,东昏候立,谢脁在统治集团的争斗中摇摆不定,因惧祸而告密,终于遭到诬陷,下狱至死,年三十六。 谢脁在诗歌史上的成就和地位主要有两个方面: 1、他发展了山水诗的艺术技巧,其山水诗“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20)。善于以情入景创造意境,较谢灵运前进了一大步。陆时雍称其诗“山水烟霞,衷成图绘,指点顾盼,遇合约之。”(《诗境总论》) 例如《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王夫之称赞这首诗说:“语有全不及情而情似无限者,心目为政,不恃外物故也。‘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念悄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以此写景,乃为活景。”(《古诗评选》卷五) 2、他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其诗不仅讲求声韵之美,而且追求自然流利,自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沈约称其诗“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其隶事、对偶、声律、辞藻的运用,不独趋于圆熟,简直更入化境。 例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忘乡,谁能鬒不变! 谢脁还有一些新体小诗,学习南朝乐府民歌,已露出唐人绝句痕迹。例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又如《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以上这些诗浅显流丽,言近意远,很像唐人的绝句。 三、宫体诗 宫体诗是梁武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体诗。它的代表作家有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以及宫廷文人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 萧纲早年为晋安王的时候,徐摛和庾肩吾曾做过他的侍读,他们的诗风与众不同,对萧纲产生了很大影响。萧纲做了太子之后,不满当时诗风之“懦钝”,为求新变,大力提倡这种诗体,一时间,朝野纷纷仿效,称之为“宫体”。 宫体诗的特点是: 1、声韵、格律比“永明体”更严密精致。 2、风格秾丽,非常重视藻采,讲究周章琢句。 3、内空狭窄、肤浅,以写艳情和咏物之作为多,也有吟风月,狎池苑的作品。可谓“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漫藻,思极闺房之内”(《隋书·经籍志四》)。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是: 1、文人生活圈子狭小,无理想,无政治热情,加之受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享乐风气影响。 2、出于艺术上求新变的要求和吟咏情性的艺术追求。其提倡者萧纲就曾表示对当时诗风的不满,他说:“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答湘东王书》) 萧纲提倡吟咏情性,但因为受限于南朝宫廷的生活方式和南朝贵族的审美趣味,宫体诗人的吟咏情性,又主要局限于艳情、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等内容方面。 3、宫体诗的出现与当时江南民歌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当时的江南民歌,内容全是写男女之情,风格柔婉绮丽。宫体诗人就有不少学习江南民歌的作品。 例如梁武帝萧衍(464——549)的《子夜四时歌》: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夏歌》之一)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纹。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秋歌》之一) 萧纲《咏内人昼眠》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箪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完全以赏玩的态度,沉溺于女性色相的描绘,而缺乏与女性世界的沟通,终不免陷于轻薄。萧纲又有《娈童诗》,这样的作品,在

文档评论(0)

leidian4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