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与传统媒体作为.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网络群体极化与传统媒体作为   摘要:本文介绍了群体极化这一社会心理学现象及其在网络中的成因及表象,分析了群体极化在现实以及网络中的可能引发的后果——有利也有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媒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极化事件中的责任与作为。   关键词:群体极化;群体认同;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54-02   台湾电影《骇战》是一部网络题材的电影,播出后引起了观者的共鸣,尤其受广大网友热捧。近几年网络题材的电影不多,但是一经推出,便会引来热议,例如2012年陈凯歌执导的《搜索》。可见,网络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广泛性。以上提到的两部电影,故事情节有相似之处,都是从一段视频引起的误会开始,在网络上激起了广大网民对视频主人翁的声讨,并都采取了“人肉搜索”这一颇有争议的手段,将网络上的声讨引向了现实中的人身攻击。笔者无意对电影多作评论,本文旨在探讨电影中所折射出的、且在目前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群体极化效应。   一、何为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最早于1961年由美国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JamesStoner)在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所提出,是指“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过群体讨论后,决策就会变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向于冒险的话,群体讨论后得到的决策就会更加有风险。也就是说,群体讨论会得到更加极端的决策,这种现象被称作群体极化效应。”其后,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SaraKiesler)在研究中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拉塞斯皮司(RussellSpears)与其同事也经过研究证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   通过概念的延伸,网络群体极化可解释为,网民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网上通过交流后,原有的心理偏向得以强化并走向极端。这很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在网络环境里,人们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例如分类论坛和微博等社交应用,找到志同道合的个人和团体,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还和原先一样,并且变得更加深信不疑。   二、网络的土壤中更易滋生群体极化   网民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群体极化的倾向更为突出,学者们总结了诸多原因,如匿名效应、群体认同、群体无意识等。   (一)“便利性”是主因   笔者看来,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信息沟通的“便利性”是群体极化加速的主因。相较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中,人与人建立关联变得更为容易,基于地域、年龄、兴趣、价值观等,个体之间很容易集结成群体。当遇到某一事件的触发后,个体与个体的联结会加速,群体与群体之间也会更广泛地寻求共通,建立起联盟,于是逐步在整个互联网形成声势,最终酿造出影响广泛的网络事件。   (二)群体认同导致“同质化聚集”   每个个体都会寻求一种“群体认同”,以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因此形成了一种“同质化”聚集倾向,同质化的网民相互交流,更容易强化自身原有的观点,便形成了一股“极化”势力。我们时常看到,在对社会上某个热点话题进行争论时,很容易引发“同质化聚集”现象,即我们通常说的“站队”,于是形成了就某一话题的“暂时”性的极化势力。这样的局面在现实中也会发生,只是在网络上,凭借技术提供的便利性,“极化”的过程加速了。因此,不妨以平常心看待,群体极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研究者,或许都曾是这一现象的见证者,甚至亲历者。因此,虽然面对一种“极端”现象,但也没必要过于少见多怪。   (三)网络极化的后果:从网络事件转化为现实事件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群体极化的特征是,网络力量的迅速聚集,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或多股争锋相对的势力,并引发极端的行为,这种极端行为在群体观点受到否定和挑衅时,尤其容易产生。例如起始于2012年初的“方寒之争”,当方舟子介入质疑韩寒代笔事件后,争端快速升级,方舟子和韩寒的粉丝自觉地组建起了倒韩派和挺韩派,各式各样的挺韩派联盟、倒韩派联盟也层出不穷,并在网络上经历了历时数月的激烈争论,甚至屡屡把这种网络上这种虚拟的“斗争”引致现实中,例如打赌、约架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可以说,由“方韩之争”引起的后续网络纷争,是近几年来最为典型的、影响力最为深广的网络极化事件之一。   三、群体极化是把双刃剑   有争论并不一定是坏事,真理越辩越明,关键是不可丧失理性,不能极端。笔者看来,群体极化现象确是把双刃剑:   (一)传递正能量   一方面,在价值观导向正确的前提下,群体极化有利于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团结群体力量,推动组织化的行动以实现群体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极化、极端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在美国的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价值就是通过一些极化势力与行为所推动的,比如说公民权运动、反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