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doc

医疗纠纷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纠纷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 第一章 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 第一条 为妥善处理医疗纠纷、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维护医院、医生和病人的合法权利,构造和谐医疗秩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全体工作人员,以及病人对我院工作人员的医疗行为或与医疗行为有关工作的投诉。 第二条 医疗纠纷、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处理实行院、科二级负责。由政工科、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医疗服务投诉、争议的接待和医疗事故的调查处理,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配合医务科处理医疗争议或医疗事故。 第三条 发生医疗争议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的科室,应当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原因,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和消除医疗争议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 医院对发生医疗争议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的科室和直接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章 病人投诉的受理 第五条 政工科负责公布医院的投诉电话,建立投诉登记本,受理病人的电话和信函投诉等,并根据投诉内容、范围组织相关科室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投诉者和相关科室。 第六条 病人向工作人员投诉,实行首问责任制,对一般性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争取理解;确属自己不能解释的问题,应向病人讲明应找的相关人员和部门,严禁推诿病人投诉,解释后患者未能理解或争议较大时,科室应及时向政工科、医务科、护理部报告。 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处理 第七条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或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报告院部。医务科、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有关科室部门应当积极配合。调查核实后,医务科、护理部应将有关情况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向患方作好解释工作。 第八条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以及导致10%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科室应立即报医务科、护理部,由医务科、护理部报告分管院长,分管院长向院长报告,院长或者被授权的人应在12小时内向主管卫生局报告。 第九条 临床和医技科室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科室和医务人员在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第十条 医院设立医疗损害抢救小组,小组由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小组分为大外科、大内科、急门诊三组,分别负责医疗事故发生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各业务范围内的抢救工作。各抢救小组成员应保持通讯工具畅通,接到通知后20分钟内到达现场会诊抢救。 第十一条 发生医疗争议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后,医方应主动告知其复印或封存病历的权利,并按规定复印或封存病历。正在治疗使用的病历,不得封存原件,可以封存复印件,启封时,医患双方应当在场。 第十二条 患者的不良后果可能是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的,应当在有患者或家属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事物实物进行封存,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院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与患者一方共同商定,在指定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与患者一方无法达成共识的,应该申请卫生局指定。疑似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应当通知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第十三条 如果患者死亡,医院应及时将死亡通知书送达其家属,要求其在存根上签字并告知患者一方在患者死亡之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应当承担责任。尸检应当经死者亲属同意并签字。 第十四条 进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医患沟通办公室应该在接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资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包括下列内容: (一)住院患者原始病历原件; (二)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三)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四)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十五条 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不是医疗事故,医院没有过失责任的,医务科、护理部及有关科室应该作好患者一方的工作。医院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医院有过失责任,愿意负赔偿责任的,应当尽快与患者一方协商解决。 第十六条 协商解决赔偿应按照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赔偿范围和数额应当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确定,不得扩大赔偿范围和金额。 第十七条 协商解决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记明医患双方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医患双方共同议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医患双方在协议上签名。患者一方签字一般由患者本人签字,患者本人不能签字的,由患者的近亲属或委托授权的其他关系人签字。 第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