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業現代化概論
1-1商業的意義
在常見的產業分類中,一般將活動作如下區分:
一、初級產業
主要指農、林、漁、牧、礦等運用自然的資源和力量所轉換,來獲得產出的產業。
二、次級產業
次級產業則是將初級產業中所獲得的原料或資源,再進一步地予以加工或製造,進而形成一些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如製造業、營造業等均屬於次級產業。
三、三級產業
在社會交易與交換的活動中,除了實質產品的供給與消費外,更重要的是 服務的提供,而服務業在產業的結構中,亦為不可缺少的部分,針對這種類型 活動的供給者,稱之為三級產業。
四、四級產業
在資訊社會中,包含了資訊工業、知識工業、藝術工業及倫理工業等產業,此類產業稱之為四級產業。
廣義而言,三級產業與四級產業皆可視為商業之範圍,而就三級產業而言,其內容包括了分配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消費者服務業及社會服務業。就狹義的商業而言,商品、服務或資訊從製造商或供應者手中,經由交易、交換及運輸,傳遞或移轉至最終使用者手中的整體程序,稱之為商業。
「流通」之定義:為滿足顧客需求,而進行原物料儲存、在製品存貨、完成品及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間相關作業流程及實體活動之過程。
狹義的商業即流通業,涵括了批發、零售業,然一般較習慣以「流通業」稱之。
由於產業生態之變化,新興經營方式不斷出現,流通業的型態亦產生變革。
1-2商業的種類
1傳統零售店(雜貨店):資金小且獨立經營,賣場面積小。
2超市:以地域性飲食與日用品為主要經營訴求。
3百貨公司:屬於綜合民生消費型之零售業。
4便利商店:主要提供消費者便利性需求及更長的服務時間,以生活必需品為主,組織型態走向連鎖。
5專賣店:以提供特定商品為主要型態,如服飾店、藥房、眼鏡行等。
6量販店:以進貨量大、價格大眾化加上大賣場自助式為主。
7購物中心:由土地開發業者事先規劃,將零售、餐飲、服飾、娛樂等聚集在某一特定區域內之型態。結合購物、休閒及文化,為一多元功能之型態。
8無店舖販賣:包括訪問行銷、電話行銷、電視行銷、郵購、網路行銷及自動販賣機等。
9物流中心:一種為有效達成商品流通之目標,結合軟硬體設備,達成商品進貨、儲存、加工、揀貨、分類及出貨功能的營運中心。
現代化商業經營環境特色
2-1現代化商業環境之形成背景
現代化商業環境有其形成背景,包括消費者個體環境、經營環境及整體環境。簡述如後。
一、總體環境
1人口成長與轉型:人口成長趨緩、人口老化、人口素質提高。
2城鄉發展與生活圈建設:捷運、貨物轉運中心、大型購物中心。
3國際化、自由化與經貿政策:外資企業之挑戰、中外合資企業。
4資訊化社會:資訊流通加速商品流通。
5政府政策及法令:投資低減、低利融資、勞基法通用範圍擴大、公平交易法。
6社會運動及組織:環保團體、消基會。
7傳統媒體的影響和轉變:大眾媒體→小眾媒體。
二、消費者個體環境
1購買能力提高:教育、衛生保健、休閒支出增加。
2生活型態改變:重視個性、品味、參與感、生態保育、回歸自然。
3婦女就業與雙薪家庭:便利性需求、外食、花費在子女之預算提高。
4家庭電子資訊化:Home Shopping。
三、經營環境
1人工短缺及工資上漲:製造業勞工短缺(以自動化克服3K產業人力需求)。
2地點難覓及地價高昂:立地條件、大賣場、商業區(減少庫存、強化物流)。
3資訊科技發展:資訊科技成為企業新經營策略工具。
4競爭白熱化:新業態之競爭(超商、超市、量販店、專賣店)。
2-2現代化商業經營環境特色
在前述商業環境之下,一方面市場出現種種商機,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種種 困境與危機,流通革命便展開了。這種革命,基本上代表變動環境下流通功能的合理化。大致而言,現代化商業經營環境有以下幾項特色:
一、通路結構整合化
由於流通體系具有的關聯特性,透過其間各功能單位的整合,可帶來規模經濟、簡化步驟以及專業化等利益。這種整合有垂直性質,即製造、批發、零售體系之間更合理的結合;有水平性質,即透過連鎖方式進行橫向整合,擴展市場滲透面。此外,這些整合並不侷限於體系內的整合,尤其引人矚目的是,進一步發展為跨組織、跨體系的整合,如物流系統、資訊網路之整合。跨越水平及垂直的界限,以互惠的合作訴求,拓展流通業策略聯盟的整合效應。
二、通路/業態多樣化
社會多元化與新商業環境給予形形色色通路生存的空間,不同經營型態競爭共存。一方面有標榜品味和流行的高級百貨公司和專賣店,一方面也有以低價訴求自助式的量販店;一方面隨著塑膠卡片帶來先進的電子購物,但另一方面又有多達三萬個以上的檳榔攤位。新經營型態不斷推陳出新,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機會,也助長了通路間的競爭熱度。
三、經營國際化
先進國家挾其進步的技術與專業的經營搶灘國內流通市場,成功的案例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