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四章讲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四章讲义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头脑空洞,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展工作。下面是搜索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学习!    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章节讲义:儿童学的体裁      一、儿歌:以低幼儿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歌谣。又称童谣、“孺子歌”、“小儿语”、“徒歌”      (一):简述儿歌的历史演变。P58      ①文字出现前已存在,是祖先教育、娱乐后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下海家们利用儿歌来作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工具,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儿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迷信色彩也很浓重。“诗妖”      ③直到明代,儿歌的观念才发生了大的变化,开始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从儿歌世代流传的实际情形来解释儿歌的特点,并且重视儿歌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④清代的儿歌观念趋向多元,也有神秘主义倾向出现。至少尊重了儿歌的现实。      ⑤真正从儿童文学意义上形成的儿歌观念则是本世纪的事,由于有新文学化思想的关照,有传统儿歌观念的批判继承,有西方儿歌理论的借鉴,儿歌观念也变得更切近于儿歌的扑鼻,并且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的现代精神。创作儿歌的出现,便是儿歌走向自觉的标志。      (二):儿歌在艺术上的特点P59-61      ①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②天机活泼的稚拙美。③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三):儿歌的主要艺术形式      1.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      2.数数歌: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儿歌      3.连锁调:即连珠体,或叫衔尾式,以“顶真”手法构成,即前句末尾的词语用作后句开头的词语,往往是“随韵接合,意不相贯”(周作人语)      4.问答歌,也叫盘歌,或叫对歌,利用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适用于组织游戏      5.绕口令,即拗口令或急口令,多由一些双声叠韵或发音相近相同的字词结构组成有趣的句子或短语,是训练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好工具      6.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7.对花调8.谜语歌9.时序歌      二、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诗,适合儿童阅读、吟诵,为童年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      (一):儿童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1.真率明朗的情感性。如捷克诗人弗·赫鲁宾的短诗《眼泪》      2.形象鲜明的叙事性。如黎焕颐的《蒲公英》      3.稚拙活泼的趣味性。如傅天琳的《我是男子汉》      4.流畅简洁的音乐性      (二):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P68-70      ①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且有“俗味“。而儿童诗遣词造句在晓畅浅白之中多一些“稚趣”,注重情感的纯度      ②儿歌讲究韵律节奏,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人称“半格律诗”,而儿童诗可以更自由少拘束,音乐美体现于诗意之中,人称“自由体”。      ③儿歌追求幽默、机警和谐趣,而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④儿歌适宜于歌唱游戏,有娱乐性和衫的物质。      而儿童诗更适合吟诵听赏,讲求精神性的消费。然而这种区别又是相对的。尤其是儿童诗和创作儿歌之间界线并不分明。它们都是适合儿童接受的诗歌文体,周时文体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在创作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诗化的儿歌或歌化的儿童诗屡见不鲜。      (三):几种常见的诗体      ①童话诗。叙事诗的一种,这是表现童话故事的诗歌,也可称诗体童话,如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阮章竞的《金色的海螺》、熊塞声的《马莲花》等      ②故事诗。讲述现实故事,往往对故事情节采用疏朗的、跳跃式的写法,情节单纯而富于节奏感,形象传神而不做作细腻刻画,比故事更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李季的《三边一少年》、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等      ③抒情诗。这是指较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儿童诗,通常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抒发胸臆,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直接显现,抒发真实情感。如艾青的《太阳的话》、傅天琳的《月亮》、曾卓的《呵,有一只鹰》等      ④讽喻诗。这是一种批评、规劝的具有较明显的教育意味儿童诗,带有明显的诙谐调侃,却又常是温和的热讽。如金近的《小队长的苦恼》、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苏联女作家巴尔托的《谢辽查的功课》      ⑤散文诗。散文形式

文档评论(0)

177****87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