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忍让的励志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忍让的励志故事      在日本一个偏远的山村里,卖板栗是当地村民主要的生活来源。每到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枝头上挂满板栗。颤颤悠悠的板栗,随风抖动,吸引着当地的村民,每到这个季节,他们就开始忙着采摘了。      他们把摘下的板栗,运回家里,再倒出来,全家总动员地依照板栗的大小,进行筛选、分级,再运到城里或批发或零售。      每个村民都知道,板栗想卖个好价钱,最主要的是,把筛选的板栗,先人一步送往城里,很多人家的人手不够,就会到附近的村子里以高薪招人。      然而,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村里有一个年轻人,他家只有一个老母亲,尽管人手有限,却从不见他找帮手。每次他总比其他村民快一步抵达市场,且喜滋滋地开着空车回来,卖个满堂红。      原来年轻人的秘诀是:每次摘完板栗后,直接装进麻包袋里扛到车上,出发的时候,专找坎坷不平的山路走,一路颠簸,小颗的就蹦跳到袋子的下面,大颗的便留在上面,这样就省去分级、筛选的时间了。      有人问年轻人是怎么找到这个方法的。年轻人笑一笑:“只要用心,总能找到适当的方法。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      总有人一听到坏消息就会烦忧或者抱怨,也总有一些人,却能从生活的难题中找出亮点。事实上,凡事动脑、用心,敏锐于环境中的人和事,再把意念化成行动,积极地逐步向前迈进,也能为自己开创一片新天地。      有一个台湾的大学生,毕业后很想创业,但一直举棋不定。转眼间他已经娶妻生子,拥有稳定的职业,和谐的家庭,但创业的梦想仍然时刻萦绕心头。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岳父倾述,岳父不赞成,跟他算了笔账。“以我几十年的经验看来,在你们年轻人中,有90%的人想过创业;在想过创业的人中,有90%的人只是想想而已;在付诸实践的创业者中,有90%的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努力不够,而是没有碰到好的项目;在碰到好项目的人中,有90%只是小有成就而已。所以,要想成为大企业家,好比爬上金字塔的顶尖,难上加难呀”。      这番话,着实让人头脑发昏,目瞪口呆。岳父原本想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他却兴奋地说:“谢谢您的点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久,他便辞去工作,取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向父母借了点钱,果断地踏上创业的征途。他从电视机零件生产起家,挣到了第一桶金,而后又投资建成模具厂。      那一年,台湾的房地产市场大火,商人们纷纷转战地产界,而他坚持没有买房置地,而是一心经营自己的模具厂。一年以后,地价整整翻了一番,不少人劝他把模具厂卖了,进军房地产,他固执地拒绝了。      几年后,房地产市场逐步萎缩,而他的模具厂无论技术水平还是效益都突飞猛进,成为了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上世纪90年代初,电脑工业起飞,他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从此他的连接器王国开始建立起来。      1999年,他一口气吞下众多中小企业,使得自己的公司从地区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集团,企业员工从最初的10名扩增到遍布全球的5万多人。他便是如今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科技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      有记者问他:“您在30岁时还名不见经传,后来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      他幽默地说:“长辈们曾告诉过我,最后的成功者好比爬上金字塔的顶尖,我的成功正是一步步地‘算’出来的。”      记者不解,他笑而不答,似乎颇有玄机。      几年后,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他发表演讲,这样描绘自己的发展轨迹:“有人说,想创业的人有90%没有付诸实践,我想当那10%,所以30岁时果断创业;有人说,创业的人有90%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项目没选对,我要当那10%,所以当房地产火爆之时,我冷静观察、理性分析,坚持选择了更熟悉、更有兴趣的模具行业;有人说,项目选对的人中90%只是小有成就,我想当那10%,所以放眼全球,进行了一番科学规划,有效地整合资源,大胆地创新,这才有了鸿海集团的今天。”    ?

文档评论(0)

scj1122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605213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