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专业资料 精心整理
重庆市铜梁电讯科技学校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一、前 言
重庆电讯科技学校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省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重庆市对外劳务合作电子技术工、机械技术工、服装技术工培训基地,是重庆铜梁办学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以从事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缝纫技术、电子技术教学、科研、技能考核一体的职业教育特色学校,是重庆市中等学校累计发展的典型。
(一)育优雅环境,造形象品牌
学校位于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科教文化名城重庆铜梁,座落于颇具影响力的铜梁科技教育园区内,与近十所著名院校相邻,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学校占地约150余亩,依山傍水,绿水环绕,环境优雅。
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缝纫、汽修、文秘公关、电子商务等八大类12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缝纫技术、电子商务专业是市教委的高级骨干专业。学校现在在校生3000余人,生源辐射贵州、四川、云南等多个省市,教职工125人,其中市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50余人,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宽敞的学生活动场所,学校有多媒体电教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有线电视教学系统、远程教育“四大系统”,建有计算机网格中心、服装裁剪中心、数控技术中心、机械加工“四大中心”。有计算机400余台,电子实作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类实训实作室一应俱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基地。
(二)综合培养,争管理品牌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类技能比赛、考核、鉴定,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使学生在展示自我才华的同时增强自信;为适应社会,铸就人生辉煌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校与国内品牌高校合作,开展专科、本科学历教育,连续五年升学率在95%以上,深受社会各界认可,取得可喜成绩,使就读我校的学子真正实现“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愿望。
(三)创特色学校,铸就业品牌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市场,实行开放式的“双目标”办法,教学质量年年提高。
我校以计算机类、机械数控类和缝纫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及安置就业为特色,以创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就业”深深吸引着全国各地学子,毕业生被安排到了银行、邮局、保险公司、电信、联通、铁通等通信部门从业计算机应用领域,以进入白领阶层而自豪;以就业在富士康集团、重庆福特公司、格力集团、美的集团及欧美、东南亚地区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企业稳定就业而安心。学校以满意的就业安置,十年的免费跟踪服务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信赖。
(四)建和谐校园,塑“树人”品牌
重庆市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铜梁电视台、龙乡日报等诸多媒体,多年来,数十次对我校在教育、教学社会活动及实习就业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过多次表扬和全方位报道,使学校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引起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青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新校区预计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建设,力争2012年将我校建成科系齐全,在校人数达8000人以上的全国重点中职学校。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
结合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发展规划,未来的在校住宿的学生规模按照3500人考虑。根据1987年国际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委印发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进行项目建设规模测算,具体建设规模如下:)
1.教学用房
教学综合楼10778.38M2。
2.学生宿舍(1-7幢)
学生宿舍:16956.22M2。
3.学生食堂(一、二期)
学生食堂4116.11M2。
4.实训基地及工厂
实训工厂:5909.75 M2
三、铜梁电讯科技学校校园建设方案
(一)设计依据及原则标准
1.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
3.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8.重庆市规划管理条例
9.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
(二)设计原则
1.充分考虑此项目的客观条件,力求处理好各种不利因素,达到实用、经济、美观三方面的要求,使此项工程建成后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以人为本”是规划方案的基本理念,方案不仅仅满足于提供一种教育设施、还要为师生提供交往活动的空间,处处考虑到行学生的为特点及需要,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气氛与灵活性空间是设计的中心。
3.满足该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规划设计条件和要求,明确用地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