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泵与风机的性能(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1111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泵与风机 主讲人:张春梅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主要内容 2、损失与功率 §2-1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损失和效率 一、机械损失和机械效率 一、机械损失和机械效率 二、容积损失和容积效率 二、容积损失和容积效率 【例2】某台IR125-100-315型热水离心泵的流量为240 m3/h,扬程为120m,泵效率为77%,热水温度为80℃,密度为970kg/m3,试计算该泵有效功率和轴功率的大小。 2-1有一叶轮外径为460mm的离心式风机,在转速为1450r/min时,其流量为5.1m3/s,试求风机的全压与有效功率。设空气径向流入叶轮,在叶轮出口处的相对速度方向为半径方向,设其p/pT∞=0.85,ρ=1.2kg/。 * §2-2 叶片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 §2-1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损失和效率 离心泵结构 传动装置 泵与风机 原动机配套功率(Pg,in) 原动机功率 Pg 轴功率 P Pe=ρgqvH/1000 = qvp/1000 传动效率ηtm Pgηtm=P 泵与风机效率η=Pe/P 引 言 1、功率和效率 有效功率Pe   由于结构、工艺及流体粘性的影响,流体流经泵与风机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能量损失。   哪些损失?在哪些部位?与那些因素有关??措施???。 Pe=P- ?Pm -?PV-?Ph ?Pm 机械损失功率 ?PV 容积损失功率 ?Ph 流动损失功率 qVT HT qV HT Pe qV H P P- ?Pm P- ?Pm -?Pv 一、机械损失和机械效率 二、容积损失和容积效率 三、流动损失和流动效率 引 言 继续  机械损失(用功率?Pm表示)包括:轴与轴封、轴与轴承及叶轮圆盘摩擦所损失的功率,一般分别用?Pm1和?Pm2表示。 1、什么是机械损失 2、机械损失的定性分析  ?Pm2,叶轮在壳腔内转动时,因克服壳腔内流体与盖板之间存在的摩擦阻力而消耗的能量,称为圆盘摩擦损失功率。 ?Pm1,与轴承、轴封的结构形式、填料种类、轴颈的加工工艺以及流体密度有关,约为1%~3%P。 3、机械效率   机械损失功率的大小,用机械效率?m来衡量。机械效率等于轴功率克服机械损失后所剩余的功率(即流动功率Ph)与轴功率P之比: 机械效率和比转速有关,表1-3可用来粗略估算泵的机械效率。 表1-3 ηm与ns的关系(泵) 93 92 91 89 87 84 机械效率ηm(%) 100 90 80 70 60 50 比转速 ns   当叶轮旋转时,在动、静部件间隙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部分流体从高压侧通过间隙流向低压侧所造成的能量损失称为容积(泄漏)损失,用功率?PV 表示。  (一)泵的容积损失  (二)通风机的容积损失   (一)泵的容积损失   1、泵的容积损失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部位   叶轮入口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处;   多级泵的级间间隙处;   平衡轴向力装置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处以及轴封间隙处等。 2、减小泵容积损失的措施   为了减小叶轮入口处的容积损失q1,一般在入口处都装有密封环(承磨环或口环),如图下所示。   检修中应将密封间隙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密封间隙过大?q1?;密封间隙过小??Pm1?; 平面式密封环 中间带一小室 的密封环 直角式密封环 锐角式密封环 曲径式密封环 曲径式密封环 曲径式密封环   (一)泵的容积损失   (二) 容积效率   容积效率?V 与比转速有关,对给水泵,表1-4可供参考。   容积损失的大小用容积效率?V 来衡量。容积效率为考虑容积损失后的功率与未考虑容积损失前的功率之比: 0.90 0.96 0.890 0.955 0.875 0.950 0.86 0.94 0.835 0.920 0.80 0.90 qV<90m3/h qV>145m3/h 100 90 80 70 60 ns=50 表1-4 给水泵的容积效率 比转速 ?V 流量 1、什么是流动损失 三、流动损失和流动效率 流动损失是指:泵与风机工作时,由于流体和流道壁面发生摩擦、流道几何形状改变使流速变化而产生旋涡、以及偏离设计工况时产生的冲击等所造成的损失。 2、流动损失的影响因素 流动损失和过流部件的几何形状,壁面粗糙度、流体的粘性及流速、运行工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冲击损失 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 分类 三、流动损失和流动效率 3、流动效率 流动损失的大小用流动效率?h来衡量。流动效率等于考虑流动损失后的功率(即有效功率)与未考虑流动损失前的功率之比 ,即

文档评论(0)

550008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