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波在上地幔传播速度快 波 速 P波阴影区 S波阴影区 上地幔快 软流圈慢 下地幔快 莫霍面 地壳中较慢 波穿过地心的行为揭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 P波在穿过液态的外核时发生弯曲, 在103度和143度之间留下一个测不到P波的阴影区。 而穿过内核的P波传播速度则明显高于假设内核也是液态的情况下的传播速度。 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液体传播,因此在大于103度的区域留下大片的S波阴影区。 纵波突然加速,并出现由纵波转换成横波,表明物质为固态,平均密度12.9g/cm,与陨石相似推测内核物质主要成分为铁、镍,故称为铁镍核。 内核 纵波速度加快,推测其物质从液态过渡到固态 5157km 过渡层 平均密度10.5g/cm3,地震纵波速度急剧降低横波消失,推测为液态,温度约 3000℃,压力大于3×1011Pa 4642km 外核 地核 地震波速平缓增加,密度为5.1g/cm3,化学成分与上地幔相似,铁的含量增加。 2900km 古登堡面 下地幔 地震波速迅速增加,物质密度增大由3.64g/cm3增至4.64g/cm3。 650km 地震横波传播速度明显降低,10%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其强度降低、塑性增加,物质发生蠕变,并缓慢流动。是岩浆的发源地,也是构造运动的动力源。 250km 软流圈 共同特征:为超铁镁质岩石。平均密度:3.5g/cm3 为坚硬岩石,与地壳共同构成地球外表。60km± 上地幔 地幔 1.是由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上部花岗质层(硅铝层)平均密度为2.7g/cm3,下部玄武质层(硅镁层)平均密度为3.3g/cm3。 2.大陆地壳平均厚33km(最厚70km),广泛分布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最老的岩石年龄为38亿年,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 大洋地壳平均厚8km(最薄3km),主要为玄武岩类及现代沉积物,只有硅镁层没有硅铝层。 3.是所有地质作用的场所,也是目前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莫霍面 岩石圈 地壳 特征 层圈名称 二、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 三、均衡原理 地势的起伏同莫霍面的起伏呈镜像关系。 其原理是,设想在地幔内部(很可能在软流圈内)的某一深度上可以找到一个水平面,称为补偿基面。在此面的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上覆岩块的总重量都相同。即是以此补偿基面为准,高山地区的地势虽高,但其下部地幔的厚度小;大洋地区的地势虽低,但其拥有的地幔厚度大,故两处岩块的总重量相等,从而能保持重力均衡。 这种均衡总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因为高处易剥蚀,低处被填平,以及构造运动等因素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 * 第八章 地震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010年以来全球主要6级以上地震分布 太阳活动增强 中微子加热引起地幔、地核融化 地壳的不稳定引发 《2012》中的地球科学相关知识点 地震 火山喷发 板块移动 海啸 地磁倒转 1976 唐山大地震 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 ,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上万家庭解体,4204人成为孤儿 97%的地面建筑、55%的生产设备毁坏;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亿元 1976 唐山大地震 2004 印度洋海啸 死亡人数近30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美元。 第一节 地震的基本概念 地震概况 地震——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在迅速释放时地壳产生快速颤动。 震源——地下深处发生地震的地点。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上的垂直距离。 震中——震源垂直投影在地面上的地点。 震中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海啸 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300 km 70~300 km 0~70 km 震源 深度 深源 中源 浅源 地震 类型 第二节 地震的类型 一、按震源深度分类 二、按成因分类 1、构造地震: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错断所引起的地壳强烈振动。世界上90%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的特征:活动频繁,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 2、火山地震: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可能由火山喷发引起,也可能是因为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引发地震,这类地震约占总数的7%,震源深度一般不超过10km。 3、陷落地震:碳酸盐发育地区,岩石被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一旦上覆岩石压力超过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几个热点问题.ppt
- 当前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应引起重视.doc
- 当幸福来敲门克里斯人物分析.docx
- 党课基本知识与入党流程.ppt
- 党员干部谈心谈话登记表.doc
- 导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 教学课件.ppt
- 导体的静电平衡.ppt
- 导游词莆田湄洲妈祖文化.doc
- 导游英语情景口语Item 14-3 导游还是导购.ppt
- 导游英语情景口语Item 16-1 再见,中国.ppt
-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docx
-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汇总笔记-(2).docx
-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
- 数字孪生技术在船舶设计中的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减排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
-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真题.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创新与挑战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频考点知识梳理.docx
- hse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课件.ppt
- 智能教育平台在供应链人才培养中的项目式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新解读《DA_T 20.1-1999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标准 民国档案著录细则》最新解读.docx VIP
- 东风日产骐达2008款1.6自动挡时尚型维修手册.docx VIP
- 2024年浙江事业单位招聘-杭州市萧山区第二次机关事业单位编外招聘8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Sigma适马dp0_Quattro使用说明书.pdf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全套课件.pptx
- 一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习(1-4).doc VIP
- 古籍《射经》王琚.pdf VIP
- 1-6年级小学生128首必背+80首扩展古诗-排版打印版 .pdf VIP
- 电工实习日记(精选25篇).pdf VIP
- KEYENCE基恩士MK-2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