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载县天然气利用专项规划
PAGE 22
1城市概况
1·1城市现状
1·1·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至上高县,南接袁州区,西北连铜鼓县,东北与宜丰县接壤,西与湖南省浏阳市毗邻。县域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2公里,全县总面积1719.6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平方千米。县城距江西省南昌飞机场158公里,距湖南省黄花飞机场168公里,距“浙赣线”的宜春火车站36公里,距“昌金”高速26公里。320国道和“湘赣”、“芳万”两条省道穿境而过。
万载县全年平均气温为16.9℃~18.2℃之间。一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7℃~8.0℃之间。7~8月为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6.5℃~30.6℃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40.9℃,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0.6℃。年平均降水量为1742.5毫米,万载县处于中纬度(北纬28°),光照条件良好,年平均日照时数1567.3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5%,平均无霜日为330天
1·1·2行政区域划分及规模
至2009年末,万载县辖7镇9乡1街道办,181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3366个村民小组。县城驻地康乐镇。全县总面积1719.6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平方千米,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00685人,其中,农业人口369051人,非农业人口131634人;年末总户数142622户,其中乡村户104009户。据县计生委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3.06 ‰,人口死亡率为5.7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 .99 ‰。,其中中心城区(康乐镇)非农业人口10万人。
1·1·3社会经济
根据《2009年万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统计数据,经济总量继续壮大。初步统计,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2.6亿元,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分别增长4.49%、16.47%、19.92%。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实现财政总收入5.06亿元,增长2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8亿元,增长17.74%。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其中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万元GDP能耗下降5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10.42 吨和 200 吨;完成造林绿化面积6万亩。
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03.9亿元,增长26.5%,工业增加值实现31.2亿元,增长26.0 %;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5 %。工业企业用电量 13253万度,增长20.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势强劲,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亿元,增长22.4%。园区经济支撑作用凸显,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98个,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增长29.1 %;工业销售产值 29.5 亿元,实现税收7490万元,增长62.8%。
1.1.4 社会事业
教育:2008年全县共有各普通和职业高、初中毕业生15862人,全县在校学生92093人,其中高中11517人,初中17656人,小学46519人。全县招收高中生2813人,初中生6762人,小学生9514人,小学生入学率99.6%。
医疗卫生:2008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23 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17所;卫生技术人员1185人,其中医师473人;全县年末拥有医疗床位1091张。全县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 4所,卫生技术人员91人。
广播电视:2008年末,全县广播覆盖率达100 %,电视覆盖率达95 %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 105个,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万户,其中农村用户1.7万户。
2009年社会事业继08年稳步发展,首先教育发展上台阶,全县高考第二批次本科以上录取人数672人,比2008 年增加114人,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得到提升,职业技术学校申报省重点职业学校已通过省级评估;“两基”成果巩固,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比例达100%,初中在校生三年保留率达9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校舍条件改善,实施了县职业技术学校、6个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1万平方米。卫生服务上层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严密防控;完成白内障手术1170例,唇腭裂手术65例,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181个村卫生所已达标验收;鹅峰等7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全部完工;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文化活动上品位,各项事业上水平。城市创建成效明显,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考核验收;人口计生工作措施得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7‰的水平;广电、体育设施更加完善,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