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波技术与天线
课程设计
题 目:
专 业:
作者1: 1班,200840600000,姓名
作者2:
作者3:
作者4:
作者5:
指导教师: 宗卫华
自动化工程学院
2011年 月 日
天线结构及性能
参考文献中给出的天线结构图如图1,其回波损耗如图2,可见天线的-6dB带宽为3.1-4.8GHz以及6.2-11.4GHz,覆盖UWB的两个频带。天线的方向图如图3,在水平面具有全向性,符合UWB通信终端天线的方向性要求。
图1 天线结构图
图2 天线的回波损耗图
图3 天线的方向图(4GHz)
采用HFSS建立天线模型
采用HFSS建立天线的模型如表1及表2,变量如表3。
表1天线的三维体模型
名称
形状
顶点(x,y,z) (mm)
尺寸(mm)
材料
arm1
圆柱体
(0,0,0.5)
radius=$r,height=$l
Pec
arm2
圆柱体
(0,0,-0.5)
radius =$r,height=-$l
Pec
airbox
长方体
(-$lbd/3-$r,-$lbd/3-$r, -$lbd/3-$l)
xsize=2*$lbd/3+2*$r
ysize=2*$lbd/3+2*$r
zsize=2*$lbd/3+2*$l
vacuum
表2天线的二维面模型
名称
形状
所在面
顶点
尺寸
边界/源
ground
矩形
yz
0mm,0mm,0mm
dy=30mm
dz=-100mm
PEC
Patch
矩形
yz
8mm,5mm,0mm
dy=30
dz=-28mm
PEC
short
矩形
xy
0mm,16mm,0mm
dx=8mm
dy=0.8mm
PEC
feed
矩形
xy
0mm,8mm,0mm
dx=8mm
dy=0.8mm
Lumped port
表3 变量表
变量名
变量初始值(mm)
变量值(mm)
$lbd
100
$l
25
25 (50, 75, 100)
$r
1
1 (2, 3, 4)
计算结果验证
HFSS计算的回波损耗如图4,方向图如图5。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图4 天线的回波损耗图
图5 天线的方向图
天线性能讨论
天线的小型化与宽带化是无线通信终端天线设计的热点与难点。下面通过分析天线的谐振频率,改变天线的尺寸,来探索降低天线的尺寸,提高天线的带宽的方法。
天线的谐振频率
从图4可见,天线有3个谐振频率,分别为3.5GHz、6.8 GHz、9.5 GHz,在这些频率点,天线上的电流分布如图6。
(a)
(b)
图6 天线上电流分布 (a) 3.5GHz, (b) 6.8GHz, (c) 9.5GHz
天线尺寸对带宽影响
图6给出天线尺寸改变时回波损耗的变化,可见随着。。。的增大,天线的谐振频率降低(升高),天线带宽增加(减小)。
图6 回波损耗随天线尺寸变化图 (a) r, (b) s, (c) t
降低天线尺寸的方法
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打印附在后面)
[1] K. Wong, Planar antenna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ohn Wiley
[2] Sanz-Izquierdo, J.C.B Batchelor, R.J. Langley, M.I.Sobhy “Single and double layer planar multiband PIFAs,” IEEE Trans. on Antenna and Prop., Vol. 54, no. 5, p. 1416 - 1422, May 2006.
[3] J. D. Mingo, A. Valdovinos, F. Gutierrez and J. M. Gonzalez, “Inverted-F antenna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for TETRA handset,” in Proc. Vehicular Tech. Conf., 1999, vol. 3, p. 1919-1923.
[4] K. Fujimoto and J. R. James, Mobile antenna systems hand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