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之我们的人身权利-三好网.doc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之我们的人身权利-三好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址: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三好网中高级教师在线1对1辅导,专注K12中小学在线一对一辅导,高考辅导、中考辅导,老师质量高,互动体验强,服务保障好,提分效果快,在家就能上课,先上课,满意在付费!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添加QQ:905622058,将有关问题进行反馈!衷心感谢!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之我们的人身权利 1. (2018?天心区校级模拟)宜昌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落实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中规定:学校应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此规定有利于保障学生的(  ) A.人格尊严权 B.生命健康权 C.名誉权 D.肖像权 【解答】题干中宜昌市教育局对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旨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体现了对生命健康权的保护.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 2. (2017?苏州二模)开学初,学校张贴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2015修订)》,新《守则》删除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的要求,同时提醒青少年要“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自救”.这一变化的法律依据在于(  ) A.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B.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不成熟 C.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 D.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比成年人少 【解答】新《守则》删除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的要求,法律依据是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C正确;AB正确,但不是法律依据;D明显错误.故选C 3. 以下行为属于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是(  ) ①排污使他人中毒致残???????????②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 ③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 ④生产的食品不过关造成食物中毒。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题干中③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运用排除法,故选D. 4. 对如图漫画理解正确有(  ) ①反家暴可以杜绝家庭暴力的发生 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③任何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 ④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答】家暴行为危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违法行为.漫画中对家暴用法律的形式禁止,为反对家暴,保护生命健康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等人身权利.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过于绝对.故选A. 5.如图中同学的行为侵犯了他人哪项权利(  ) A.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B.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C.侵犯了他人的荣誉权 D.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解答】《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据此判断,漫画中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侵犯对方姓名权,A符合题意;漫画内容未体现对他人名誉权、荣誉权和肖像权的侵犯,BCD排除.故选A 6.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  ) A.吕同学散布学习对手高同学是小偷的言论 B.某公司指出韩某档案中有考试作弊的记录 C.报纸上公布索尼问题相机可以退货的消息 D.超市工作人员通过监控指证马某偷拿东西 【解答】《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据此判断,吕同学散布学习对手高同学是小偷的言论,损害了高同学的名誉,侵犯其人格尊严权,A符合题意;某公司指出韩某档案中有考试作弊的记录、报纸上公布索尼问题相机可以退货的消息、超市工作人员通过监控指证马某偷拿东西都是事实,不侵犯人格尊严权,BCD排除.故选A 7. 某班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中,小法官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邓某因与同学许某发生口角,在班级微信群编造许某偷盗他人手机-小法官:“邓某诽谤侵犯了许某的名誉权,应赔礼道歉” B.金某因弄丢曾某的篮球,放学后被曾某强行用绳捆绑手脚,逼迫金某给钱-小法官:“曾某非法拘禁金某,侵犯了金某的人身自由权” C.《重庆晨报》未经本人允许,头版刊登重庆一中文理双状元采访时的合影-小法官:“该报刊未经本人同意,侵犯了状元的姓名权” D.初中生小朱因学习成绩差,爸爸让他留在家里帮忙照看生意-小法官:“爸爸的做法侵犯了小朱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解答】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名誉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依据基础知识判断,邓某编造许某偷盗他人手机的行为损害许某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