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5月 失去的10年与股票市场的结构变化~股东价值经营的萌芽与“由贮蓄转向投资” ~ 2007年5月15日 本日议题 1.泡沫经济的产生及崩溃与金融系统 2.日本企业的收益复苏 3.股东持股结构的变化与股东价值经营的萌芽 4.“由贮蓄转向投资”的可实现性 1.泡沫经济的产生及崩溃与金融系统 失去的10年与资产负债表调整 为什么在处理不良债权上花费了诸多时间 对股票市场的警示 泡沫经济产生前后银行贷款有价证券的变化 放款有价证券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日本金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存款过剩状态意味着什么 从股票市场看“泡沫经济”、“失去的10年”以及日本经济的复苏 资产负债表调整的终结 银行贷款投资组合的变化 远超贷款机会的存款量 2.日本企业的收益复苏 2002年度至2006年度实现了连续5年的经常利润增长。若2006年度继续增长则可创历史新纪录。 ROE也自1980年度以来首次达到10%以上水平。 除销售额的复苏外,由于人工费用的增长受到抑制,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劳动分配率也降至历史新低,是本次企业收益复苏的特色。 因此,在家庭及中小企业中被批评为“毫无真切感受的经济复苏” 。 企业收益扩大:对长期化的期待经常利益同上一年相比的增长率 迅速复苏的日本企业的ROE 高度增长期中企业收益的扩大(1966~1970年) 本次经济复苏中企业收益的扩大(2002年2月~) 3. 股东持股结构的变化与股东价值经营的萌芽 与金融危机相伴的银行持股力下降与解除相互持股的进展 外国投资者的影响力增加 公司治理中的变化 注重股东经营的萌芽 持股结构的变化 日本的公司治理 石油危机前 主银行监控 在高度成长时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因此,提供资金的主银行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控。 石油危机后、泡沫经济前 不存在治理 在企业的资金需求降低的同时,银行与借款方的力量逆转。 相互持股自然就成了合谋经营的温床。 泡沫经济崩溃后 股东价值经营的萌芽 由于股票价格下跌,陷入信用危机的企业层出不穷。为了维持股票价格,一些企业将目标转向强化IR、注重股东的经营。最近,敌意收购的威胁正不断推动着股东价值经营。 外国人持股比率与公司治理体制 合并代价的灵活化 2007年5月以后,国外企业A通过其日本分公司B(以B为存续公司)收购日本企业C时,其合并之际的支付方式将更加灵活。 以前,需要将日本分公司B(多为非公开公司)的股份交付给C的股东。由于B公司的股票不具备流动性,实际上无法由A公司对C公司进行收购。 2007年5月以后,存续公司B将可以向非被收购公司C的股东支付: 国外总公司A的股票(三角合并) 支付现金 活跃化的MA 是否感到敌意收购的威胁? 库藏股的取得与注销 4. “由贮蓄转向投资”的可实现性 为获取更高的回报,曾经保本意识强烈的个人投资者已经逐渐开始了风险投资。 尽管国内股票交易中个人所占的份额有所提升,但仍以超短期交易为中心,投资余额未必增加。 银行的投资信托网点销售解禁以来,投资信托迅速发展,股票投资信托逐渐成长为稳定的国内股票超买主体。然而,由于受外币资产及RIET等的挤压,国内股票所占的比率反而下降。 所以,现在还不能说丰富的个人金融资产已被应用于国内产业及经济之中,“由贮蓄转向投资”的道路仍然漫长! 等待投资机会的同时也撤出了风险投资的个人投资者家庭收支部门的资产分配(可处置的金融资产) 各投资期间的个人投资者明细 股票投资信托的渠道创新 股票投资信托的资产分配明细 * 本资料仅以提供信息为目的,并非劝诱投资人进行交易,投资与否的最终决定敬请投资人自行判断。 第25页为关于本资料使用方面的重要事项,请认真阅读。 经营调查处高级研究员 熊谷五郎 Tel +813-5208-2785 e-mail goro.kumagai@瑞穗- 瑞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图表来源:瑞穗证券经营调查处根据彭博数据制作 图表来源:瑞穗证券根据金融厅、财务省法人企业统计及彭博的数据制作 图表来源: 瑞穗证券经营调查处根据日本银行数据制作 图表来源:瑞穗证券经营调查处根据日本银行数据制作 图表来源: 瑞穗证券经营调查处根据财务省法人企业统计资本金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东洋经济的数据制作 预测为东洋经济 图表来源: 瑞穗证券经营调查处根据财务省法人企业统计、东京证券交易所、东洋经济的数据制作 -5.0% 0.0% 5.0% 10.0% 15.0% 20.0% FY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E 0 5% 10% 15% 20% 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