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无铜缺陷判读及预防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缺陷描述8 大孔内出现点状无铜,小孔反而孔内完整: 失效分析 特点:大孔内出现点状无铜,小孔反而孔内完整; 原因:可能是吊车故障,板件在空中或水洗缸内停留时间过长,沉铜层被氧化导致孔无铜; 措施:按工作指示要求对吊车故障板件进行隔离、重新沉铜返工处理并确认。 缺陷描述9 孔口处无铜,图形层没有包住平板层,较多出现在大孔: 失效分析 特点:孔口边缘断铜,断铜面较整齐; 原因:基本可断定为干膜入孔,干膜由于贴膜压力过大或贴膜到显影存放时间较长,如:大节日干膜房内没有清板或设备故障等。 措施:缩短贴膜至显影时间, 严格返工制度。 缺陷描述10 孔内存在塞孔现象,图形电镀层没有包住平板层: 干膜 失效分析 特点:杂物脱落后,断层面整齐,蚀刻后存在空塞现象; 原因:很可能是干膜返工板,因退洗不干净导致干膜碎进入导通孔,正常显影后无法除去,镀抗蚀层时药水交换不畅而在蚀刻时又被冲走; 措施:严格板件返工制度,杜绝干膜塞孔。 缺陷描述11 整孔无铜,而且大孔、小孔均无铜: 失效分析 特点:表面只有一层电镀层,孔内整孔无铜, 主要原因: 板件未沉铜就直接进行平板或图形电镀, 图形电镀时由于吊车故障等原因在微蚀缸停留时间过长,平板层被全部蚀掉(从内层铜层形成负凹蚀的情况进行确认)。 措施:对异常停机情况进行纠正,及时吊出微蚀缸板件。 缺陷描述12 孔口无铜,特别是大金属化孔孔无铜更明显。 失效分析 特点:孔口无铜,特别是大金属化孔孔无铜更明显。 原因:磨板过度导致拐角处无铜。 措施:减少磨板压力,特别是不织布刷磨板段的压力,检查不织布使用目数等! 缺陷描述13 孤立的地方孔内和孔口、焊盘均出现无铜: 失效分析 特点:孤立孔内、孔口和焊盘均出现无铜 原因:抗蚀不良孔无铜,主要是由于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结晶粗糙,或镀锡后没有及时烘干等使抗蚀层性能下降导致过蚀; 措施:改善镀层结晶结构,可通过添加光剂或延长电镀时间、降低电流密度等,如镀锡后停留时间过长要针对性进行改进。 缺陷描述14 无铜处出现在孔中央而且对称,特别是小孔情况更严重。 失效分析 特点:平板层没有包住图形层,主要为抗蚀层(铅锡层、锡层或镍层)深镀能力不足。 原因:厚径比AR值大,孔内药液交换困难: 反冲涡流增强,以致靠压力(如:摇摆、震荡等)驱动达到孔内流动的因素被削弱; 表面张力增大; 气泡难以逸出。 措施:提高抗蚀层深镀能力,加强摇摆或震荡等。 缺陷描述15 大孔、小孔均无铜或铜厚不足,板面绿油下镀铜层完整但露铜区域铜层很薄: 孔无铜缺陷判读及预防 课程目标 帮助学员对切片缺陷进行判读; 通过案例对原因进行分析并预防; 降低孔无铜比例,达到稳定品质的目的。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孔无铜定义 第二部分: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缺陷现象及失效分析 第四部分:纠正行动及改善方案 第一部分:孔无铜定义 孔无铜是指印制板金属化孔孔内开路; 在通断检测时失去电气连接性能; 金属化孔包括:通孔、盲孔和埋孔; 孔壁不导通也称“破孔”或“孔内开路”。 孔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作用:具有零件插焊和导电互连功能。 加工过程影响因素多,控制复杂: 钻孔质量:孔壁平滑度、粗糙度等 凹蚀效果:内层连接、树脂表观情况 沉铜效果:药水活性及背光级数 平板镀铜:过程控制及故障处理 图形电镀:微蚀控制及抗蚀层性能 后工序影响:微蚀控制及返工板处理等 孔无铜的特殊性 印制板致命品质缺陷之一,需加强控制; 产生原因复杂,改善难度大; 严重影响板件性能和可靠性; 孔无铜缺陷及判读是湿法人员基本功; 提高孔铜保证性是PCB厂综合实力的体现。 第二部分:原因分析 孔内无铜从加工流程上分类: 沉铜不良(如:气泡、塞孔、背光不足等) 平板不良(如:整流机无电流、镀前停留时间长等) 图电不良(如:图电微蚀过度、塞孔、抗蚀差等) 后工序微蚀过度; 酸蚀板孔无铜; 埋盲孔孔无铜; 其他类型孔无铜。 孔无铜因果图 化学沉铜类型介绍 沉薄铜:化学铜厚度10 ~ 20u (0.25 ~ 0.5um) 中速铜:化学铜厚度40 ~ 60u (1.0 ~ 1.5um) 厚化铜:化学铜厚度80 ~ 100u(2.0 ~ 2.5um) 一厂使用ATO薄铜体系,铜层厚度约7-12 u 注意:沉铜层不致密,很容易被空气氧化! 措施:沉铜后板件尽快进行平板电镀! 背光:沉铜活性的体现者 背光测试方法如下图: 背光不足处理程序 沉铜背光级数判读 注意:树脂比玻璃纤维更容易沉上铜! 图电前后判读标准 第三部分:缺陷现象及失效分析 收集21种常见缺陷图片进行分析; 以图带文从切片缺陷进行界定; 通过案例分析找出“问题背后的问题”; 将被动的事后纠正变为事前控制! 现状描述1 铜丝塞孔孔无铜 孔壁粗糙度过大 钻孔玻璃纤维丝 钻孔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