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4-2015学年度上期八年级过程性调研抽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含答案).docVIP

重庆市北碚区2014-2015学年度上期八年级过程性调研抽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末考试初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PAGE 11页 共8页 2014—2015学年度(上)八年级过程性调研抽测 语 文 试 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追溯(shuò),像是走一条蔓延的路。一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展,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B.我询问苍天,苍天默默;我诘(jí)问大地,大地无声。推开窗子,淅淅沥沥的小雨呀!滴穿了我满湖的心事,悠悠的清风呀!鼓荡了我满腹的怅然。 C.事实上,这就是人生——只要我们对潜能有强烈的信念,敢于冲破人生的藩(pān )篱,就能用其余三根弦奏完人生。 D.一些浮光掠影穿梭在时光中,那些飘落在光阴褶(zhě)皱里的香味,此刻正遁着记忆的隧道袅袅而来。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归咎 繁衍 吊唁 再劫难逃 B.蟾蜍 呵斥 脊椎 物竞天择 C.孕育 噩耗 琦丽 五彩斑澜 D.苍俗 帷幕 造型 消声匿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元旦节那天,小张一家啸聚山林,散步,烧烤,唱歌,玩得不亦乐乎。 B.老百姓的一些所谓鸡零狗碎之事,汇总起来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并最终关联着我们整个社会乃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如何小觑不得。 C.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D.昨天又回到了儿时我们嬉戏过的那条老巷,我不禁触目伤怀,那些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那些陪伴的人,总是那么容易丢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B.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C.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D.各地各部门都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5.请你选择一篇本期所学的课文,将之写成一首小诗。要求:可以是改写课文内容,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10句之内;尽可能押韵;对每句的字数不作要求。(4分) 示例:《芦花荡》 青青芦苇荡, 抗日好战场。 不用一支枪, 就把鬼子降。 孤胆老鱼鹰, 美名四处扬。 你的诗: 6.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近日,重庆大学收到校友唐立新3亿元捐赠,这是国内大学接受校友捐赠数额最大的一次。“校友捐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发展势头给人们带来了新期待。 重庆大学85周年校庆,该校81级校友唐立新宣布一次性捐赠3亿元,为母校新建一栋信息博览大楼,面积12.5万平方米,涵盖学术交流、信息技术、博览等功能。总造价六亿元,唐立新与校方各出资一半 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一流大学的常态。而校友在校期间的求学满意度、商业成就和大学校友服务水平三大因素决定了校友的捐赠意愿、捐赠潜力和捐赠额度。 7.综合性学习。(11分)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活动并发表讲话,讲话再次提及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媒体称之为给传统文化“撑腰”。我市xx学校 (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文明史上曾出现过26个文化形态,但只有中国文化未间断地传承了下来。请你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探究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原因。(3分) 材料一:中华民族栖息在北半球的东亚大陆,疆域广大,腹地中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其势宜合不宜分,广阔的疆域滋生了中华文明。而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绝开来,这种半隔绝的状态使这块土地的文化独立发展并自成体系。 材料二: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同时,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外部兼容并蓄,内部丰富多样,中华文化因此而更具生命力。 材料三:我们的民族精神重人伦、重道德,提倡忠义节烈,崇尚中庸,追求和谐……这种民族精神一方面滋养了传统文化,使其生生不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又渗透到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去,二者相生相成,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