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赛总结;Agenda;Agenda;第一届大赛数据统计;第二届大赛数据统计;第三届大赛数据统计;截止到有效报名日期,共有94个设计单位的265个项目报名
另外还有5个学生作品报名,共270个报名项目
截止到作品提交日期,共有76个设计单位的198个项目按照大赛的要求提交了相关的作品,进入到评审流程
民用建筑类 167, 占 84.5%
基础设施 16,占 8%
工业工程 15,占 7.5%
经过初评打分,共有40个单位的52个作品入围到终审,
入围率26.2%
共评出48个奖项
;数据比较;中勘协“创新杯”第三届BIM大赛介绍;BIM设计大赛参考奖项设置;评委会组成 (共14人);Agenda;创新设计 持续发展;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使用BIM技术在地铁车站中的实践;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 三等奖;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BIM在地下空间的应用;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 二等奖;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西部某高速铁路三维设计;黄登水电站施工总布置BIM协同设计;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 一等奖;最佳工业工程类BIM应用奖;CAP污水处理站总承包项目;最佳工业工程类BIM应用奖;沙州750KV变电站;最佳工业工程类BIM应用奖;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最佳BIM协同设计奖;毛里求斯机场建设项目;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三馆”项目;沈阳文化艺术中心;最佳BIM协同设计奖 三等奖;最佳BIM协同设计奖;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科研综合楼项目;上海市城建(集团)公司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最佳BIM协同设计奖 二等奖;最佳BIM协同设计奖;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A标段(研发创新中心);;基于BIM的全专业施工图;最佳BIM绿色分析应用奖;能源大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科研示范楼;中国华融大厦;最佳BIM绿色分析应用奖 三等奖;最佳BIM绿色分析应用奖;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杭州之门”项目绿色设计分析;最佳BIM绿色分析应用奖 二等奖;最佳BIM绿色分析应用奖;解放南路文体中心;;;最佳BIM建筑设计奖;济南中海广场 — 寰宇城;济南中海广场寰宇城项目 – 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能源大厦;最佳BIM建筑设计奖 三等奖;最佳BIM建筑设计奖;沈阳文化艺术中心;重庆国际马戏城;最佳BIM建筑设计奖 二等奖;最佳BIM建筑设计奖;珠海歌剧院;最佳BIM工程设计奖;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宝苑住宅小区二期工程项目;毛里求斯机场建设项目;最佳BIM工程设计奖 三等奖;最佳BIM工程设计奖;长征医院浦东新院;绍兴体育中心;最佳BIM工程设计奖 二等奖;最佳BIM工程设计奖;思南路旧房改造 —— 多维技术在历史保护建筑群中的作用;多维技术在思南路旧房改造全过程应用图解;BIM技术及与点与数据结合应用流程;;;模模对比:BIM模型与点云模型结合;最佳BIM拓展应用奖;嘉里建设广场二期;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A标段(研发创新中心);BIM在上海城建浦江基地预制装配式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思南路旧房改造 —— 多维技术在历史保护建筑群中的作用;心站——高铁客站BIM设施运营管理;铁路站房运营管理系统项目– 铁三院;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南郊热源厂集中供热工程;最佳BIM拓展应用奖;最佳BIM应用企业奖;最佳BIM应用企业奖;参赛设计企业项目数量;本届参赛项目特点;Agenda;历届BIM大奖赛基本数据分析;实际参赛项目2010~2012年每年增长16%,参赛项目数量基本为当年全国实际交付的BIM项目
进入综评的数量,没有因为参赛项目的增加而增加,一方面保证了大赛的含金量,同时也提高了获奖难度。
最终获奖数量控制在50个左右,在2011年划分行业(民建类、基础设施类、工业类),民建类竞争更加激烈,获奖项目及公司是国内最佳技术BIM典范案例及设计企业。
;2009年各设计企业BIM投入不多,个人参赛比较普遍,2010年随着举办方转变为中堪协,设计企业的参与度大幅度增加,个人名义参赛很少。
由于前两届BIM大赛没有考虑企业分类,民建类、基础设施类、工业类项目一起评审,导致评审标准偏向民建类,基础设施类和工业类优秀作品获奖偏少,因此在2011年开始分类评审。
由于BIM技术每年都在创新发展,因此第四届BIM大赛增设拓展应用奖项,以表彰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企业。
;2010年开始有施工企业及业主参与BIM大赛,2011年上海中心项目分别有业主、上海建工、上海安装、远大幕墙企业获得BIM特别大奖,标志着BIM技术正在从设计方往施工方靠拢。
BIM评审资料每届都有质的飞跃(第一届全部167申报资料大小,与2012年一个项目的资料相当,PPT资料由2009年平均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