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单项选择题
1.“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项土地改革总路线制订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红军长征时期
2.右图所示是解放区农民丈量分配土地,这种现象广泛出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3.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其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彭德怀 B.陈毅、粟裕
C.刘伯承、邓小平 D.贺龙、林彪
4.[2018·邵阳]1948年秋,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境内发动了( )
A.台儿庄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5.[2018·龙东]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是( )
A.锦州 B.南京 C.北平 D.天津
6.“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B.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7.[2018·海南]毛泽东曾打趣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
A.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
9.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国民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二、非选择题
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说历史】
小明在学习八年级历史时,在笔记本上画了下面这幅图片。
(1)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小明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诗词赏析】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这首诗直接反映了哪一场战役的情况?该战役有何重要影响?
【自主探究】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节选自中共十五大报告
(3)请你说明报告中提到的这“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D 3.C 4.B 5.C 6.C 7.D
8.B 【解析】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即1949年4月23日,这一天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9.C
10.(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渡江战役。摧垮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前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目标。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