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部分.docx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部分.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1、常见病 2、终身疾病 3、可控制疾病 4、需配合部分管理的疾病 5、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1、糖尿病家族史 2、超重、肥胖 3、多食少动 4、年龄45岁 5、出生时低体重5斤 6、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糖尿病有哪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 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 二、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 1、反复生痔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2、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泌尿系感染; 3、不明原因的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4、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者; 5、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 6、下肢麻木、烧灼感; 7、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2型糖尿病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吗? 在临床中发现,前来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儿多数是“小胖墩”,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共性,如偏食、嗜食肉类、薯片等油炸类食品,排斥蔬菜、水果,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贪睡,不爱运动,一有时间不是玩电子游戏就是看电视。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小胖墩”越来越多,也使2型糖尿病离孩子们越来越近。 夫妻,母子、祖孙之间会“传染”糖尿病吗? 有血缘关系的人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即父母与孩子之问、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无论哪一个人得了糖尿病,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遗传因素另一方面的含义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会传染糖尿病,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即使有紧密接触,也没有传染糖尿病的可能。 当然,妻子得了糖尿病,不会因为做家务、做饭就把疾病传染给丈夫和孩子,奶奶也不会因为带孙子就把糖尿病传染给孙子。但是,与糖尿病病友有血缘关系的人到底会不会得糖尿病,还取决于环境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环境因素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其中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性格等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夫妻二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间互相影响,有趋于一致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因此处于相似的环境,所以一方得糖尿病,另一方得糖尿病的几率可能也会稍有增加;而奶奶带的胖孙子,不仅具有遗传因素的存在,还具有同样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现在孙子长得胖大家看着都高兴,但胖小孩长大后发生肥胖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这一方面会加速胰岛B细胞的负担,久而久之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另一方面又会使肌肉和脂肪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就好比已经经济紧张的人又遇到通货膨胀,当然是入不敷出,故容易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离我们又多远 “糖尿病?我要得还早着呢?” “我身体好好的,不可能得糖尿病。”每当医生和人们谈起糖尿病,总会听到类似的回答。但是统计数字却表明我国糖尿病病友数量在迅速增加,糖尿病是否还是那个以前少数有钱人才会得的“富贵病”?它离您真的很远吗? 事实上,糖尿病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已经近20年了。自1980年我国开展第一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至今,糖尿病患病率已由当时的不足1%增加到10%左右,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我国人群属于糖尿病易感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重、生活水平改善和不良生活方式所致肥胖人群的增加,我国糖尿病防治形势日趋严峻。 按照最近的调查结果估计,我国农村的糖尿病病友人数有4300万,城市的糖尿病病友数达4900万,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已比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2025年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而在5年以后,我国高血糖(糖尿病加糖耐量受损)的人数或许将超过1亿。 糖尿病如何诊断? ※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上以下任意一项: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毫摩尔/升(126毫克/分升)或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2hPG)水平≥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无糖尿病症状,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